汪洋大海中,魚兒、蝦蟹們悠游著,好不自在。突然間,危機襲來!究竟是什麼事,讓海洋生物們面臨存亡危機?又有哪些生物能活到最後?
選擇一條想要扮演的魚,往下看,海洋發生了哪些事?你有沒有辦法活到最後?
除了要應付原本的天敵之外,海中現在多了層層的陷阱與危機,究竟是哪些原因迫使動物走上絕路?
過度捕撈,聽起來像是所有漁民和消費者的共業?事實上,不同的漁法漁具,有不同的目標物種,對於海洋生態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臺灣鱻漁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白尚儒表示,以漁法而言,當然有效率比較低、混獲率比較低、感覺起來相對比較友善的漁法,但隨著科技發展,就算是如一支釣這類漁法,搭配GPS定位系統、探位器的使用,其實捕獲的精準度也相當高,再加上若是拉長作業時間、或是同時有很多人都在捕撈,其實對環境的殺傷力也非常大。因此,所謂永續漁業,重要的是透過好的管理機制,以及漁民自發性的自律才有可能達成。沒有科學管理,就不會有永續,永續不在漁具,而在人心。
長期以來,台灣漁業的產(產業面)學(研究面)之間缺乏穩定密切的合作,以至於目前長期累積的數據、資料、經驗其實是相當缺乏的,這樣的狀況下,不僅難以判斷海洋資源目前的狀況以及過去到現在的消長,在政策制定、政策效果評估或是漁法的改良上,也都面臨難以判斷以及轉型困難的窘境。
在過去,老船長會將一輩子的經驗傳承給兒子,一代一代傳下去,但隨著海洋資源枯竭、漁村青壯年人力外流,目前台灣的漁業其實高度仰賴外籍移工作為人力,本地船員已經越來越少了。
因此不只產學缺乏經驗傳承,漁民之間也漸漸缺乏世襲地經驗傳承,經驗、技術、對於海洋和漁獲的知識都隨著老船長的退休而走入歷史,對於台灣漁業的升值與轉型其實是相當大的挑戰。
以漁業管制而言,可以分成投入限制(漁具、作業時間、作業範圍等)和產出限制(魚種、產量、體型等),針對不同的區域、漁法、魚種,應該要有各別因應的政策,同時也需要不同手段並進,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然而,目前台灣的漁業政策可說是學者覺得管不到位、漁民覺得政府根本不了解產業型態。白尚儒舉例,目前政府常用的方式就是縮減船牌,認為船少了對於生態的影響自然就少,但對於漁船的噸位、漁獲的重量卻沒有規範,而一艘大船對於海洋的影響難道會少於數艘小船?
當法規、政策制定後,並不是立刻就能見效,執法能不能落實、漁民會不會遵守規範,是不是能確實懲罰、嚇阻違法的人,才是政策是否成功的關鍵。
但長期以來,漁業政策的執法人力有限、查緝時間不足、缺乏對於漁業的專業知識不足造成判讀是否違法困難,再加上罰則未能重到具威嚇作用,利益誘使之下,許多漁民還是願意挺而走險,造成違法捕撈層出不窮執法卻束手無策。
當發現漁民非法捕撈、或是捕撈稀有動物時,新聞報導和民眾都顯得義憤填膺,但不能忽略的卻是,對於漁民而言,捕撈的物種、數量其實某種程度上是反映了消費者的需求。
無論合法、非法、管制是否嚴格,市場有需求,自然就會有人冒著風險捕撈。追求永續海鮮的同時,如果我們只是置身事外,想靠著政策、法規的管制與漁民的自覺,卻依然選擇好吃、想吃但數量已經非常稀少的魚,年年有魚吃終究只會淪為天方夜譚。
「海洋保護區」或是「完全禁漁區」被視為保護海洋的最終解方,但真的是這樣嗎?被劃為海洋保護區的範圍,由於各種人類活動的干擾降低,自然有助於這個地區海洋資源的恢復。
然而,若是考量到永續漁業,若劃設的地區並非生物的產卵區,或是棲地環境和周圍差距太大,即便海洋保護區範圍內的海洋資源恢復,對於周圍漁獲量的提升未必有明顯效果。而究竟該劃在哪裡、範圍多大、保護的物種有哪些,其實都需要嚴謹的科學研究,而非貿然的設立,否則可能淪為只是形式上的海洋保育。
說起吃魚,除了烹調方式之外,魚的本身才是最關鍵的!連自己吃的魚是什麼都不知道,又怎麼可能吃好魚、吃對魚?永續海鮮的第一步,就從了解餐桌上的魚開始吧!
知道魚是誰之後,下一步便是知道魚的生平。進口還是國內捕撈?遠洋還是近海漁穫?用什麼樣的漁法、漁具捕獲的?主動詢問,不只能替自己挑選適合的海鮮,也能對於生產者產生督促效果。
在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受野生動物保育法所保護,不只不能食用,隨意捕捉、觸碰、騷擾都是犯法的行為!
鯨豚、部分鯊魚(如豆腐鯊)、蘇眉魚(俗稱龍王鯛)、海龜、鸚哥魚等。
近海珊瑚礁地區五顏六色的魚看起來十分美麗,但卻不適合食用。任意捕撈不只危及珊瑚礁生態,珊瑚礁魚潛藏的雪卡毒更能造成食用者中毒甚至致命。鸚哥魚、蝴蝶魚、刺尾鯛、紅石斑
體型大、繁殖力低、長壽、棲地固定的魚種一旦數量減少需要比其他物種更多的時間來恢復族群數量。若威脅持續,則很有可能整個族群就此消失。
龍王雕、鯨鯊、鮪魚、旗魚
大型的掠食魚多位於食物鏈的頂層,數量少、過度捕撈後族群恢復不易,將對海洋生態造成劇烈影響。此外,重金屬等物質會隨著食物鏈累積,在這類魚體內濃度將達最高值。
鮪魚、旗魚、鯊魚等。
台灣人愛吃小魚,但不斷食用小魚的後果,卻是漁獲量越來越少、魚再也長不大!選擇成魚,不只讓小魚有長大的機會,大魚有比較高的取肉率,也能餵飽更多人。
比起捕撈,選擇人工養殖就比較好嗎?不一定!養殖的過程中餵食的魚粉、下雜魚,其實仍是來自野生捕撈的漁獲。消費者追求便宜下,低成本的養殖所餵食的飼料、抗生素更可能產生食安疑慮。
以植物性餌料為主食的魚類:吳郭魚(台灣鯛)、虱目魚
避免選擇電魚、底拖網、流刺網等效率高、混獲率高、對海洋生態影響大的漁法所捕撈的漁獲,用實際的消費需求抵制這些漁法,比起政府取締困難的管制還有效得多!
遠道而來的海鮮不一定比較新鮮,但光是運送的過程,就耗費了相當多的資源。而大量進口漁獲的競爭,也造成本地漁民更難溫飽,被迫需要捕撈更多的漁獲以求生存。
責任漁業指標|http://www.rfi.org.tw/rsi.asp
海鮮選擇指南|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eafoodguide.php
永續鱻魚發展協會|http://e-info.org.tw/node/202100
© 嘖室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