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圖皆為誤食毒物,中毒死亡犬隻現場照。(圖:林欣璉提供)
說起這些往事,剛剛還堅強談論自己如何與反對民眾周旋的她,哽咽地停下了回答,擦著眼淚。「當你發現的時候,你只能讓牠不那麼痛苦。」當她再一次在漁港前的超商空地,發現五隻中毒而抽搐的狗,她只能流著眼淚,陪在牠們身邊,雖然生理上無法替他們承受折磨,但坐在牠們身邊,旁邊陪伴著等待死亡,讓狗狗不是孤單一人面對痛苦,是她唯一能做的。
「從我發現牠們中毒到死亡,即使五分鐘也好,我永遠沒有辦法忘記那個死亡有多痛苦。就從那一瞬間,我好恨棄養的人,好恨那些毒狗的人。」那陣子大量的毒狗,登上了新聞版面、召開公聽會、警方介入調查,但始終沒有找到兇手,卻也成為林欣璉心中永遠的痛。
面對犬隻中毒死亡的悲憤,林欣璉將它化做動能,收拾悲傷,仍在餵養、照護街頭犬隻的道路上持續努力,即使身旁有許多反對的聲音,即使仍有從未停止的死亡與悲傷,仍義無反顧,「不想讓牠們再感受痛苦」她如此堅定的告訴我們。流浪犬的生命,不像是家犬能延續十多年,在他們短暫且被迫生活於街頭的生命中,林欣璉希望能讓牠飽餐一頓,至少她會記得有隻狗的曾經在這個世界上活過。
【採訪側記】
對餵養人來說,每隻狗都是無辜的,若不餵食、不讓牠們在此地生存,牠們真的沒有其他地方可去。但是若從觀光客或附近居民角度,作為觀光景點的永安漁港與綠色隧道,為數不少的狗因好奇或乞食而群聚,確實可能造成民眾誤會與壓力;若再加上吠叫,更容易讓不理解的人認為犬隻具有攻擊性,因而通報動保處捕捉。
採訪當天,也看見狗群們飛奔朝慢跑者吠叫,雖當事者十分鎮定地驅離犬隻繼續前進,林欣璉也解釋狗群是為了要保護餵食者而驅離外人、並無攻擊之意,但是狗這樣的行為,就很可能造成民眾的誤會與恐慌,而成為人犬衝突的導火線。
在人犬衝突事件裡,沒有人願意參與其中,無論是動物或是人類。人們若都只站在自身立場堅持己見,不願意去理解事情全貌,或與他者溝通配合,衝突仍會不斷上演。仍有透過政府、餵養人的配合與溝通,再加上民眾的理解與觀念改變多管齊下等方法,才有可能減緩人犬衝突的發生,讓下一起悲劇事件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