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閱讀和實體書店的意義
#
這個問題,我是從個人的幸福角度來看的。因為我很喜歡閱讀紙本書、也喜歡書店,如果世界上有其他事物可以取代這兩者的體驗,我必定不會那麼執著於既有的形式。而所謂的「進步」,如果一直都是帶領人類和地球往好的方向發展,那麼我們也沒有理由質疑。
但現在我們知道,上述兩個問題,都沒有肯定的答案。
我認為,紙本閱讀和實體書店的定義要重新詮釋,卻不該無意識地讓它消失。
臺北 / Tsutaya Bookstore Taiwan
靈感的場所
網路是方便的,但你得給些關鍵字,電腦才能為你工作;而網路上的購書,更是依據你曾經的消費行為,主動提供你相類似的。換句話說,網路是個浩瀚的世界,但若沒有指令,它無法帶你到任何地方。在這看似包羅萬象的宇宙裡,事實上每個人的取用都是偏狹的。
然而在實體書店,特別是有觀點的獨立書店,能提供我們「和未知相遇」的機會,你會發現,原來有這樣的世界、有這樣的人事物知識、有這樣那樣的各種可能。你能立刻跟許多經過淬練的知識及圖文連上線,發掘自己的興趣和能力,知道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獲得許多想像不到的新起點。
日本資深廣告創意人嶋浩一郎曾在他的著作《到書店找創意》書裡,詳述無數實體書店對於提煉靈感和工作能力的好處,其中之一便是「感受世界」。你無法找到其他地方如置身在書店裡那樣,被許多不同主題、不同領域、不同觀點的知識圍繞。巡梭一圈,就像插上插座,與世界相通。網路雖然有更龐大的資訊量,但你無法「置身其中」,電腦也不會為你形成某種世界觀。
知名生活風格雜誌《Monocle》,今年將「實體書店數」列為宜居城市條件之一,在全球書市一面倒的哀嘆之中,他們卻將書店列為未來生活趨勢之一,看到實體書店無可取代的價值。
這也是蔦屋書店成功的原因。
每一間書店都是靈感的場所。
新竹 / 或者書店
為自己而閱讀
應該感謝網路時代,讓我們可以好好思索閱讀的本質。
閱讀,或說學習,目的是什麼?
過往在學校的學習,是為了分數和考試,讀書並不是一件有樂趣的事。然而「找答案」,網路可服務的程度只會更高不會更少。我認為,尋找標準答案,並不是我們念書和學習的目的。
「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適切的提問。」學習的目的應在於「提問」,這才是電腦無法取代的地方。抛開為考試和分數而閱讀,讓閱讀回到單純的本質,為自己的快樂而閱讀、為自己的渴望而閱讀、為自己的提問和探索而閱讀,為「成為自己」而讀。這件事應該從孩童時期開始鼓勵。
而閱讀必然包含紙本嗎?未必。但閱讀紙本書是一種深讀的能力,在這過程中,你會練習跟自己相處,聽到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許多念頭、創意、想法,會在這個沒有聲光訊息干擾的時刻,被啟發、被沈澱、被組織。想像力,會在這當中被滋養。
也正因為現代人都很忙碌,才更需要閱讀。睡前的二十分鐘閱讀,能讓你一天紛雜的思緒沈澱,自動組織成為有邏輯的脈絡,那是一種有架構的吸收,不是破碎的理解。
如果能讓更多人重新理解閱讀對於個人的意義,或許能讓面臨存亡關頭的出版社及書店,繼續為這個世界出版和陳列好書。
臺北 / 水牛書店
我們可以做什麼?
網路全面性地改寫了我們對時間的分配,每個人都只有24小時,多將時間用在滑手機,勢必用在別種活動的時間就會減少。不只是出版,各行各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全都在數位時代的影響之中。
因而對書市和出版界來說,最大的問題是閱讀者的流失。
我們首先要做的應該是培養「閱讀者」。
至於怎麼做?「獨角獸計畫」就是我的答案。
臺北 / Tsutaya Bookstore Taiwan
什麼是獨角獸計畫
「獨角獸計畫」基於幾個信念:
閱讀紙本書,是人類最有價值的能力之一
書店,不只是賣書的地方,它能提供人生的指引
讀書不能強迫和規定,一定要自願且自發
任何事都可以設計思考方式解決問題並提供創意
對孩子來說,「獨角獸計畫」希望讓他知道,學習和閱讀的快樂,在考試和分數以外;不要因為體制內的教育,扼殺了對閱讀的興趣。希望每個孩子,永遠不要失去對學習的熱情,並且能從閱讀當中,累積溝通和表達的能力。
對大人來說,「獨角獸計畫」希望能成為一種探索自己的方法。不論是在工作中遇到瓶頸、生活中遭逢困境,或是單純想為刻板的生活尋找一點新鮮的動力,都能在這樣的活動中得到一些慰藉和指引。
最終,這個計劃的目的,盼望每個人都有更多和世界相處的能力,都能慢慢愛上自己的人生。
獨角獸是自由、獨立的代表。我始終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魅力和能力,不論大人或孩子,希望能像獨角獸一樣,不怕自己跟別人不同,盡情奔跑,發展自己,將我們從小擁有、而一路被體制教條壓抑剝奪的創造力,慢慢從自由的閱讀中尋回來。
臺南 / Room A
書與人
獨角獸計畫一開始的目的只是推廣閱讀,但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活動中,也創造了許多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和交流。
設計及創意
一件有意思的事,一定有各種傳達和表現的方式,而不會只有規定強迫或道德勸說。發想各種有趣好玩的點子,讓更多人願意親近閱讀,也是獨角獸計畫的初衷。
理解與表達
獨角獸鼓勵發問。除了閱讀以外,也練習分享表達,聆聽不同觀點。但它沒有任何目的,也沒有對錯和標準,純粹從自己出發。
創新與有機
這是沒有人做過的嘗試,每一步都充滿實驗性,你也可以說它是一個「閱讀X設計」的行動。目前雖已發展幾種活動型態,但各種創新可能性仍在探索中。
臺南 / Room A
目前已有的活動型態
書店裡的獨角獸 這是個微小、簡單的行動,也是獨角獸計劃的「基本型」。每一場都在實體書店或有書的場所(圖書館或閱讀咖啡館)舉行,一場6〜10人,每次三小時,運用兩三個單元,帶大家重新理解「閱讀」。至今已造訪過北中南11間書店、舉辦了15場獨角獸活動。
它不是讀書會,也不是書店導覽,有部分類似性質,但不完全是。總之,沒有標準流程,會根據參與者的組成或書店的特性而設計內容,每一次可能都有些許不同。
臺北 / Tsutaya Bookstore Taiwan
企業場
上述書店裡的獨角獸活動,也接受企業場。企業場的意思是參與者全都是同公司的員工,不同於一般活動有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參加者。企業場的優點是可以讓主管和同事們藉由選書、閱讀自然而然的方式,來增進彼此的了解,同時更認識每個人不同的能力和特質。但還要在書店裡舉辦。
![]()
獨角獸自由講堂
這個想法源自某天讀書時的靈感。我想起這幾年的演講經驗,每回會後有聽眾跟我說收穫很多,一方面開心,一方面我也會誠實地說,其實我的知識都來自書本。當然演講包含我自己的理解和整理,但那第一步確實是來自閱讀和用功。
因而我想做個嘗試及示範,把我對某些議題的關注及研讀結果,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同樣的,目的並不是尋找唯一標準答案,而是提供「找答案的方法」,以及背後的思考邏輯。希望每個人可以從中得到啟發,自己思索,去形成自己的答案。雖然一樣是演講,但它奠基於閱讀,最終也回到閱讀,而且鼓勵每位閱讀者去成為有能力獨立思考的人。 我對「獨角獸自由講堂」所下的定義:
- 閱讀夠多,思考夠深,就可以形成觀點
- 一生的學習,才是一個人真正的學歷
- 有能力形成自己的答案,才能成為自由的人
「自由講堂」7/28舉辦了第一場「提案力的時代」,來了近200位聽眾。第二場「城市設計,更好的明天」將於9/21舉行,這場會有另一位比我更熟悉這個議題的講者加入。第三場「書店存在之必要」訂於11/24。
臺北 / 華山
獨角獸家族
成為獨角獸家族的方法只有一個:參加過獨角獸計畫任何一場活動者。
獨角獸在臉書上有一個不公開的社團,是保留給獨角獸家族成員線上交流並持續分享好書的。家族成員目前為止並沒有什麼實質優惠,反而經常扮演獨角獸活動中的小幫手,成為我推廣閱讀的夥伴。
未來的有趣可能
島作市集
獨角獸計劃自5月成立以來,有許多關於閱讀的有趣邀約,島作市集是其中之一。這個活動對獨角獸計畫來說之所以特別的原因,在於我們是以「策展」的概念參與。
如前所述,我們不缺乏好的閱讀空間、也不缺乏好書,需要溝通的,是這個時代我們看待閱讀的方式。這也是獨角獸計畫成立的初衷。
因此我邀請了15位藝文設計界朋友以「三本書策一個展」的方式參與,每個人自訂一個主題,用三本書詮釋。
至於具體呈現的樣貌,以及為什麼會以這樣的方式來談閱讀,希望各位能親自來島作觀賞。
【2017島作市集】 時間|2017年9月15日(五)- 2017年9月17日(日) 地點|台北松山文創園區 北向製菸工廠 售票資訊|預售票單日票100元、現場票150元 售票方式|http://goo.gl/dBqVBh 參展品牌|請密切注意島作粉絲專頁
島作展位設計靈感:閱讀森林裡的獨角獸
其他
想嘗試的idea很多,包括我一直想舉辦一個在大自然裡的閱讀市集。現今大小市集非常多,但大都以器物或音樂為主。我很希望未來有機會策畫一場以書和雜誌為主題的活動,但並不是關在室內、以推書賣書為目的傳統書展;我希望它有輕風、陽光、綠意,除了販售以外,也有想法和創意溝通。簡而言之,那會是一場有設計人和策展人參與的閱讀市集。
希望有一天能實現。
目前成員
獨角獸計畫目前正式成員只有一位,我既是發起人也是執行者。
但很幸運地,我找來合作的設計師工作室「霧室」,給我的幫忙非常多。加上獨角獸家族成員經常自動地擔任活動幫手(各位來到島作獨角獸的展位上也將遇到他們),這條路上,我並不孤單。
當然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夥伴加入。
個人簡介
李惠貞
出版界資深工作者。曾任出版社版權、企劃、編輯,經手書籍曾獲金鼎奬、博客來年度之最、中國時報開卷週報「美好生活書獎」、誠品年度推薦最佳藝術書系。擔任寫手著作包括柯錫杰《心的視界》、幾米《故事的開始》。2011-2017擔任《Shopping Design》總編輯,企劃主題包括「理想的咖啡館」、「旅行的意義」、「文字的勝負」等。2016金鼎奬雜誌類個人奬最佳主編。現為自由工作者,新型態學習及閱讀行動「獨角獸計畫」創辦人。
為什麼需要集資
書店裡的活動和自由講堂都是收費的活動,但如前所述,獨角獸計畫是一個「有機」的行動,任何能帶大家享受閱讀樂趣的概念,都有可能成為落實為計劃。因而總會遇到無法收費的情況,重點是概念的表達,如同即將來到的島作市集中的策展。
因而獨角獸計畫會發起集資,一定是在這樣的時間點和機緣上。不論集資是否成功,活動都會好好舉辦,但它將決定路能走多遠。
桃園 / 晴耕雨讀小書院
回饋方案
1. 一人閱讀時光(1000元)
回饋內容:11月及1月兩場講座 + 限量燙銀書籤1組
2. 三人共享時光(2850元)
回饋內容:11月及1月兩場講座(3人份)+ 限量燙銀書籤3組
3. (台北限定)企業及團體特別場專屬時光(12000元)
回饋內容:15人專屬閱讀體驗活動一場 (*時間、地點另議) + 限量燙銀書籤15組
![]()
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王沛然x 獨角獸計畫發起人 李惠貞 談生活與閱讀
影片出處:華山1914文創園區
認為此專案有違規或不適合嘖嘖使用者的地方嗎?請填寫表單協助我們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