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95年6月9日,在海軍南陽艦服役的黃國章,被海軍以「疑似逃兵失蹤」通知家屬。當時住在花蓮經營乾洗店的黃媽媽,不敢相信兒子會逃兵,到處聯絡同學親戚,警告不要協助藏匿! 但是六天後,在福建的漁民撈起國章的屍體,身上穿著完整的海軍軍服,與軍方聲稱的便服不同。當時求助於前監察委員趙昌平先生,他的建議讓案情有驚人發現,進一步引爆黃媽媽的怒火! ![]()
照片放大後,竟發現太陽穴上插著一根大鋼釘! 當年軍方聲稱「船上沒有這種東西」,事後卻證實,船上有裝備10公分鋼針。福建仵作也指稱,遺體上有多處瘀痕,死前遭到凌虐的可能性很高,當年的軍方卻稱國章是「自己跳海身亡」。種種跡象顯示,海軍隱瞞事實,事件並不單純。 那年代,軍隊在證據不明、證人不全的情況下快速結案。黃媽媽誓言要幫國章找到真相,抱著與軍隊同歸於盡的決心,開啟了追查真相的漫漫長路…
![]()
「媽媽趕快來帶我!船就要開了,無論如何要趕快想辦法救我!」 在國章出海之前,曾經打電話向黃媽媽求援,黃媽媽沒能來得及救回國章,從此之後24小時接聽阿兵哥的求救電話,不曾更換手機號碼。
黃媽媽成立的一人協會「軍中人權促進會」,平均一天接到3通電話,25年來幫助上千個申訴案件。 黃媽媽的手機號碼,成為比1985更有用的申訴電話。
軍冤和霸凌案件層出不窮,但是受害者和家屬卻往往求助無門、申訴困難。甚至有不肖份子見有利可圖,假稱自己可以代家屬向軍方爭討賠償,扮起「軍中黃牛」從中牟利。
黃媽媽成立的「軍中人權促進會」,秉持著協助受難者家屬的初衷,從不收取費用,僅以微薄的車馬費,無償替家屬居中協調、爭取權益。 黃媽媽從當初激進悲憤的受難者家屬,轉變成為理性專業、客觀獨立的人權鬥士。 在失去國章之後 黃媽媽保護了更多軍人孩子,成為一個「軍人媽媽」
![]()
2013年馬克吐溫影像團隊遇到黃媽媽,非常驚訝她對於軍中制度與申訴案件的熟稔,簡直是一本「軍中人權行動資料庫」!決心拍攝台灣首部軍中人權紀錄片,把黃媽媽追查真相、協助個案的過程都拍下來。
要挖掘一個超過20年的舊案,面對的又是保守、龐大的軍方。其中牽涉錯綜復雜的人際網絡,每一步都舉步維艱。可是看著黃媽媽在這條路上走了二十多年,再困難團隊也咬牙跟著走下去!
《孤軍》完成後,成為2018年台灣國際人權影展開幕片。在首映會上,時任海軍司令的黃曙光總長,在首映現場代表海軍,公開對黃媽媽和黃家人道歉。這個遲來的道歉,代表著軍方願意面對錯誤的誠意,也象徵軍中人權的里程碑。
但是對黃家而言,道歉不等於真相,事情還沒有結束。在《孤軍》紀錄片播出後,得到了廣大的迴響,意料之外的結果,竟產生更多的化學變化,讓案情似乎又有了契機。
曾被法院認定過世的證人,突然通知「找到了」;事發前關鍵的軍中日記,20多年後回到黃媽媽手上。新的情報和線索出現,讓團隊又燃起希望,不願就此放棄。
那天,消失20多年的日記 終於回到黃媽媽手中#
![]()
黃媽媽看著日記本,遲遲沒有勇氣打開。 從案發後,黃媽媽就一直希望拿到國章服役時的日記,一直到《友軍》拍攝時才終於拿到,得以知道事件前國章的心情與紀錄。相隔20多年,到底當年國章在船上發生什麼事?日記會不會有關鍵線索? 黃媽媽看著日記本,遲遲沒有勇氣打開。 ![]()
看著日記裡國章的筆跡,仿佛回到過去和國章對話。
日記開頭寫著「可能沒有人會想來當兵,雖然現在管理比較人性化,但是習慣在外面的生活,還是蠻苦的」,也提到「服役期間想多讀一點書,退伍之後去參加聯考,鑽研美工科」。
隨著服役的日子漸長,日記的也透露了國章在艦上的生活情況...
國章的真相仍沒有結果 申訴的電話仍持續響起
![]()
所以團隊再次扛起攝影機,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決定繼續拍攝二部曲《友軍》,堅持把故事完成。
這場在空軍官校的座談,受到學校長官的邀請,團隊前進校園放映《孤軍》紀錄片。在映後問答時,一位女學生忍不住哽咽地問著黃媽媽。 ![]()
一部分是失去國章的怒火 一部分是軍方不給我真相 這兩把火一直推著我前進 但是在協助個案的過程中,黃媽媽也看到軍方長官觀念與心態的改變,更願意去面對軍中長期存在的問題。看到軍中人權實質地改善,是二十多年來繼續推著黃媽媽前進的動力。 黃媽媽原本握有一份霸凌黃國章的士兵名單,多年來卻反覆提起又放下,心中膠著著到底該不該用這份名單「討回公道」。最後她終於想通:「每個孩子都是別人的孩子,我不想冤枉別人,雖然他們有欺負他,但不代表是直接的凶手」。
一個母親失去孩子後,放下對軍方的恨,轉而協助軍人權益,是一件多難的事啊!
林先生兒子在義務役服役期間,駕駛軍用卡車發生車禍,卻被軍方誣指酒後駕車。家屬找不到管道了解案情,在黃媽媽介入協助後事情順利解決。
原為空軍志願役軍官,服役將近20年。在一次執行勤務時腰椎斷裂,部隊卻不承認是因公受傷,強迫送院治療後提前退伍。
曾被醫生判定終身癱瘓,花了四年多努力重新站起來。林庭輝卻說「我的痛跟黃媽媽相比不算什麼」、「我們家永遠留一個房間給黃媽媽」
黃媽媽: 「最開心的是看到這些孩子一個一個長大,成家立業」
追查真相的同時,我們一路觀察黃媽媽在處理申訴案件時與軍方的互動。出乎意料的是,黃媽媽從不預設立場認定是軍方的疏失,而是查證雙方說詞再對照軍中規定,不斷挖掘真相力求公正地處理爭議。
![]()
過程中我們拜訪時任空軍司令的沈一鳴前總長,他坦然的態度讓我們印象深刻。現今的部隊已非過去認知的「威權」、「強硬」,二十多年來的衝撞與溝通,逐漸改變軍中對人權和管理的態度。
軍隊和社會之間如果不能相互理解,要怎麼成為對方誓死保衛的對象? 《孤軍》、《友軍》兩部紀錄片,不是要打擊軍方或醜化軍人;相反地,兩部片紀錄了軍中人權的推進,希望喚起社會對於軍隊管理的改善,建立更好的部隊環境。
![]()
軍中人權促進會雖然是黃媽媽的一人協會,卻已經不是一個人的事。轉為募兵制後不再有「不願役」,但是國家仍需要20多萬名軍力維持國防,這些士官兵的權益亟需被保障。
當社會聚焦在武器採購和部隊數量,但是國防制度、基層士氣跟軍中管理同樣重要。在歷經「精實案」、「精進案」、「精粹案」多次的結構調整後,部隊中勞務分工不均、中階軍官缺額、專業訓練不足的問題漸漸浮現,多次發生軍官受不了龐大的業務壓力而引發憾事。
軍人在培訓過程被教育「吃苦耐勞」、「犧牲奉獻」,如何在壓力與合理訓練中取得適當平衡,有賴一個順暢的溝通管道持續改進。有好的環境才能留住好的人才,健全台灣國防根基。 ![]()
站出來 讓社會知道軍中人權的重要
軍中人權的進步不是單靠一個人的努力,過程中有許多「友軍」的幫忙。從《孤軍》到《友軍》,代表我們不再孤軍奮戰。 這一次,換我們成為黃媽媽的友軍、讓社會成為軍方最強的支援。 ![]()
![]()
【回饋項目】#
![]()
![]() ![]()
- 黑色短T
- 左胸前為「友軍」logo
- 左肩英文字「THE PUBLIC MATTER」
- 尺寸選擇XS、S、M、L、XL、2L
![]()
- 一組含4款式
- 圖片為示意,實際圖樣依最後印製狀況決定
![]()
- 請於贊助回饋選擇地點
- 礙於經費,放映地區有限,還請包涵
- 切確日期、地點將於募資結束後聯繫
- 票卷可轉讓與他人,持票即可入場
![]()
- 《孤軍》為DVD光碟
- 《友軍》有DVD塑膠外殼,內附USB電子檔
![]()
- 尺寸W42 x H59 cm
- 依回饋方案有分「主視覺海報」&「簽名裱框海報」
![]() ![]()
- 團體專場放映
- 製作團隊與黃媽媽出席座談
- 放映日期於募資結束後雙方議定
- 每場次以100人為限,需由贊助方提供場地
*回饋品為示意圖,實際成品可能略有不同,團隊保有樣式修改與解釋權
【製作團隊】#
馬克吐溫國際影像有限公司,由一群資深媒體人組成。長年耕耘人權議題與民主故事,推動台灣記憶IP工程。 ![]() ![]()
記得不遺忘,做有根的民族 【合作聯繫與建議,歡迎與我們聯繫】 - email:marktwain2773@gmail.com
【感謝 宣傳協力】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李基銘、歐巴桑聯盟、葉丙成教授、疑案辦、3q陳柏惟立委網路後援會、沈伯洋(puma)、百靈果NEWS、陳奕齊主席、阮昭雄議員、李問主委、林艾德、台灣青年民主協會TYAD、央廣《就要聽婉報》詹婉如、鍾佳濱委員、蔡適應委員、鄉民實業坊、、鄉民 Daily、鄉民新聞、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邱顯智、黃益中、芋傳媒、綠黨、溫朗東、不禮貌鄉民團 (*名單依發生日期排序)
對計畫還有其他疑問嗎?請見 常見問答。
認為此專案有違規或不適合嘖嘖使用者的地方嗎?請填寫表單協助我們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