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於 2020/04/30 募資結束
提案人 灣生回顧錄

灣生回顧錄 X《吉野移民村回顧錄》X 重返歷史現場出版計畫

48% 48%
目標 NT$ 50,000

累計集資金額

NT$ 24,430

  • 贊助人數:27

    不重複贊助人數:24

    27

台灣是歷史色彩豐富的國家,重返花蓮吉野村(今吉安鄉),分享這份感動,一起愛惜台灣、創造共同的未來。

募資期間

2020/03/16 12:00 – 2020/04/30 23:59

專案已結束

引  言
#

吉野村回顧錄是敘述吉野村開發過程最詳細的一本著作,是研究日本移民史,花蓮移民史,關心吉野村的文史工作者,必須看過的書,作者清水半平是最初入村時的一批移民,也是最後將所有移民遣返回日的工作者,也是最後離開吉野村的人,本來清水半平先生是移民村的局外人,在偶然的機遇下,受到賞識,成為開發事業的重要成員之一,進而成為核心人物,在吉野村後來的成就,功不可沒。#

現今花蓮吉安鄉,是日治時期的吉野村,於1911 年建置完成,吉野村東邊隔花蓮港及原住民部落與太平洋相望,四季都可以聽到海濤的聲音,西方背對著七腳川依偎著加禮宛山脈,地勢南北平坦遼闊,由南而北呈東西向傾斜,東西長約6公里,南北長約 8公里,聚落面積約 1,260 餘甲。吉野村分為宮前、清水、草分三大聚落,歷經原住民出草、颱風與洪水的肆虐、蝗蟲大軍、地牛翻身、蝸牛成災種種危難考驗之後,至 1915年共計有移民 327戶,人口1,700餘人,是一個擁有道路、輕便鐵路、灌溉水圳、初音發電廠、醫療所、尋常高等小學校、役場(鄉公所)、農業改良場、畜牧養殖場、神社、寺院、郵便局、派出所和消防隊等完備設施的移民村,成為全臺灣最具規模的模範村。

這個村北鄰加禮宛、新城的大平野,南邊為賀田村、豐田村、林田村、玉里、卑南(台東),可說是東台灣的肥沃地帶,與花蓮港一樣處於咽喉地位,村內有吉野車站經過,東台灣的縱貫道路從花蓮港起約六公里(一里三O丁)為村內五間道路幹線,設有手壓式輕便鐵路。

清水半平出生於明治23年(1890年),居住群馬縣高崎市,1910年移民到花蓮吉野村,於1913年擔任花蓮港廳吉野村郵便局局長。兼任吉野村村長一職。吉野村現在更名為吉安鄉,這是日本在臺灣成立的第一個移民村。

清水半平移民進入吉野村時,大約20歲時入村,引揚回國時已經是55歲,大半輩子都在吉野村度過,可以說是對吉野村最詳細的人,在台灣時,就受到移民村村民的愛戴,回國後,移民分居日本各地,清水半平先生仍然關心移民村的大家,組織吉野會,到各地探訪移民,受到移民們敬重。



《規格》15X21,256頁
《ISBN》978-986-96569-6-2

※封面設計依最終出版為主



第一章 官營移民總督府直營時代

一、台灣的沿革
二次大戰之後的世界地圖塗上不同顏色 ,台灣也完全改變了,回顧這些似乎不再有多大意義。
台灣總面積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略小於日本九州,但除了本島外,還有澎湖列島七十八個小島,說不定比起九州還大,其中山岳地區就佔有百分之五十二。
在島上,我們居住時,號稱人口為四百五十萬人(其中日本人約佔一成),現在聽說有一千三百萬人,增加了大約三倍左右,說不定密度超過日本。
三百八十年前,葡萄牙人航海經過台灣海峽時,從海上眺望台灣,稱讚它是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從此歐洲人都以「福爾摩沙」相稱台灣。
日本則稱台灣為「蓬萊島」「蓬萊仙島」又稱之為「高砂島」等不同名稱。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昭和二十年(一九四五年),台灣再度歸還中國,昭和二十三年(一九四九年)由於中共稱霸大陸,蔣介石逃往台灣,因而產生了兩個中國,曾經一度以反攻大陸為國事要政,全民皆兵,但是最近已逐漸淡化,氣氛也不再那麼緊張了。
朋友皆可以安定居住,感到十分欣慰。

二、自由移民的過程
台灣雖然在相當古老時代就已經有人居住,但是十六世紀以前的情形不是很詳細,十七世紀前半葉(一六〇〇年~一六六一年)有荷蘭人集聚居住南部(現今台南),一邊從事交易,一邊開始和平埔族共同著手開墾土地。
在這之前,也曾有少數日本人和漢人有所往來,但是並不是關於土地開發,之後鄭成功佔領台灣(一六六一年~一六八三年),中國人開始陸續移居台灣,在西部肥沃地區自由開拓。

直到鄭成功被消滅之後,變成滿清時代,對岸漢民族的移民更是盛行,台灣原住民只好遷居深山之中,也就是現在的高砂族,在這種情況之下,不是群雄的土匪割據橫行,對滿清政府而言也是燙手的山芋,明治二十七、八年的戰役之後,台灣成為日本領土,從此之後的五十年間,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大家有目共睹。

三、領台初期的百萬移民論
下面這段話是我移民台灣三十八年間不曾聽聞的事情,是由親友山上 北雷君所著「半世紀的台灣」一書中初次得知的。
那是在明治三十年間,第四任總督陸軍中將兒玉源太郎時代(明治三十一年二月至三十九年四月),國會議員江藤 新作(江藤新平的二兒子)在議會中建議,台灣人口不過二百六十萬人,土地寬廣足可供一百萬人移民,基於台灣本地人之同化及國防上的需要,必須儘早實施是國民的共同訴求,至於兒玉總督所主張為了治理原住民,把一、二萬圓白白送給土匪頭目、利用憲兵或警察鎮壓以及把土地讓給少數製糖業者和資本家而不給大眾的作法表示強烈不滿。
到明治四十三年為止,把土地集中給予少數資本家的總面積達到五千六百一六甲,明治三十九年四月兒玉總督離任,佐久間總督到任(至大正四年五月止),決定實施官營移民時,土地面積減少到大概只剩下東部台灣的蕃地而已。
現在再提這些舊話有如計算已故子女今年幾歲那樣無濟於事,如果當時能接納民意的話,不知今日已有了多少日本移民村,同化政策已經進步到什麼程度?

四、私營移民村實況
日本領台以後,大家都肯定母國移民的重要性,但並不是靠官營移民而全靠民營,也就是以移民為條件准許開墾土地的方針,根據大正九年末的預約開墾,西部地區從濱田 楠彌開始,共計二十六人土地一萬二千七百四十甲(丁),在東部地區則以荒井 泰治一個人的名義就取得一萬一千五百四十一甲(合三萬八千一百四十七甲)的土地,而實際招來的移民不過八人,簡單來說,這些優惠權利並不真正落在日本人身上,而是台灣人。
吉野村最近是由賀田組經營,賀田村(吳全城)、壽村(鯉魚尾)和鳳林等地的農場,在明治三十九年,內地(日本)農民約六十戶,三百八十五人,由於它是以營利為目標的私營移民,所以說不上有所成功。
我們真懷疑當我們在台灣時,政府到底做了些什麼?

#



第二章  移民村的概要 #

一、吉野村

吉野村東邊隔花蓮港及原住民部落與太平洋相望,四季都可以聽到海濤的聲音,西方背對著七腳川依偎著加禮宛山脈,地勢南北平坦遼闊,由南而北呈東西向傾斜,由東至西約六公里(一里半),南北八公里(二里),分為宮前、清水、草分三部落,戶數為三二O戶,人口一六九四人,耕地面積約一二六O餘甲,地質肥沃,有吉野、宮前兩大水路供應全村灌溉,水利十分方便,排水設施也完善,沒有淹水的問題。

由於台灣東部海岸為暖流黑潮行經路徑,夏季氣候較一般涼快,冬季則較為暖和,高山峻岳連綿,從海岸線僅一里許,就變成千米以上之山岳層疊,由海岸吹向山脈的雲層,化為雨水,一日之內氣候變化萬千,夏秋之間常有颱風來襲,但洪水卻不多見。

這個村北鄰加禮宛、新城的大平野,南邊為賀田村、豐田村、林田村、玉里、卑南(台東),可說是東台灣的肥沃地帶,與花蓮港一樣處於咽喉地位,村內有吉野車站經過,東台灣的縱貫道路從花蓮港起約六公里(一里三O丁)為村內五間道路幹線,設有手壓式輕便鐵路...........未完




第四章 吉野村的素描 #

一:初見到的花蓮港

(一)  壯膽登岸後的陸上風景

明治四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是我第一次踩上這片土地的紀念日,當時我21歲。

「花蓮港到了」,服務員邊走邊喊,天色微亮,汽笛的長鳴聲,明明已是晚秋,穿著冬衣仍然感覺太熱,從船上望去,離岸邊還在二公里之外,船底鋪著一張大網。

「嘿喔~嘿喔~」傳來了令人不安的聲音,工人們用力拉著粗繩才將船拖上陸地,太平洋的浪潮,讓船不停的晃動,鞋子就這樣穿著踏入海水之中,登上陸地。

丘地上,幾乎是全裸的男子,還有一些揹著孩童的原住民婦女吸著用葉子捲起有如手腕般的香菸,穿插在其中,嘰哩咕嚕不知道在說些什麼。對於我的妻子而言,那些全裸的男子稱她為「上等女人(カッパハイババヘイ」,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原住民,覺得有點怪怪的感覺。

當時一起下船的人約有三十多人,除了我一家八口外,大家都是到花蓮港廳的人。

「有從高崎來的須田君嗎?」

「有!」我大聲答應著

「我是板鼻的須田,特地來這裡迎接您!」

大聲呼喊著我的那個人,便是日後對造村功蹟卓著的元老-須田菊造君,以及兒子-清基君,對於此二人的事情容之後再做介紹,他們是搭乘早我一班的船隻,於11月10日上岸的。

從上岸的地方南濱到街區相距約二公里,陸地上設有輕便手壓式鐵路,是特地為到吉野村所專設的鐵路。

須田君和我們一同擠在台車上,向我們介紹街道以及村莊的事情,以及原住民的情形,其實,當時根本沒有街道,只有通往花蓮港的一條路而已,右邊看到一張油漆塗的「賀田事務所」招牌映入眼簾,左邊的遠處有個小車站,右邊的山丘下有郵局房舍,街道中央的左側是「鐵道部出張所」,再過去一點,有寫著主管單位花蓮港廳的「役所」,規模有如日本鄉下的村辦公所,即使街道尚未成形,但內地人的商店一家家地開起來,和內地的驛站有點相似。

但是當時聽到街道深處有府立醫院和法院出張所時,不禁想起造街動作己經啟步了.........未完




※預計於2020年10月中旬開始出貨。





蔚藍文化出版社 X 灣生回顧錄 X 異鄉人文化


吉野移民村之所以會形成是因為當時日本人接收台灣時,西部平原的拓墾大致上已經完成,因此開發的重心便轉向較晚開發的東部地區。 日本在台灣的移民事業於明治 43 年(1910 年)開始,因為許多的原因所以讓日本殖民政府想打退堂鼓。日本的官辦移民政策是日本政府當時一個重要的實驗過程。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日本人是以長久居住的心態經營,才會在東部地區推動各項大規模的交通建設及農產品改良,在短短的 50 年間讓東台灣移民村的總人口數倍增,日本殖民政府在醫療、教育、文化...等等各方面,都建立良好的基礎,對花蓮各地的發展有一定的貢獻。

然而,在台灣的歷史上,這段歷史是不被記載於台灣的文獻資料當中,對於官營移民之史料除了官方出版《台灣總督府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以外就是清水半平所撰寫的《吉野村回憶錄》,這兩本文獻資料也是台灣文史界研究日治移民史很重要的依據,2014 年由廖高仁撰寫《悅讀日本官營移民村》簡譯了《台灣總督府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一書,然而《吉野村回憶錄》目前台灣沒有中文版,對於無法閱讀日文的研究學者來說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二來若有了中文版,對於未來想了解台灣移民史的學者來說是一大幸事。


異鄉人文化 X灣生回顧錄,未來希望可以出版更多有關日治時期的歷史文獻,
讓社會大眾都可以了解屬於台灣真正的歷史,也希望為下一代留下善的種子。

如果您也認同我們的想法,歡迎資助我們,讓我們一起完成這個理想吧!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hojinculture/
電子信箱 : ihojinculture@gmail.com

認為此專案有違規或不適合嘖嘖使用者的地方嗎?請填寫表單協助我們檢查。

NT$ 1,080
已被贊助 4

《吉野移民村回顧錄》一書 +
《吉野移民村名信片組》一組+
《專屬書套》一個
本方案已含本島運費

  • 臺灣本島免運
calendar_today 預計於 2020 年十二月實現
NT$ 630
已被贊助 1

《吉野移民村回顧錄》一書+
《吉野移民村明信片組》一組
本方案已含本島運費

  • 臺灣本島免運
calendar_today 預計於 2020 年十二月實現
NT$ 3,000
已被贊助 2

《吉野移民村回顧錄》 一書*10本
【吉野移民村回顧錄】
本方案已含本島運費
★上市售價$320,現省$200。

  • 臺灣本島免運
calendar_today 預計於 2020 年十二月實現
NT$ 380
已被贊助 8

《吉野移民村回顧錄》 一書*1
【吉野移民村回顧錄】
本方案已含本島運費
★上市售價$320,現省$20。

  • 臺灣本島免運
calendar_today 預計於 2020 年十二月實現
NT$ 500
剩餘 47 份 已被贊助 3 / 50 次

《吉野移民村回顧錄》專屬書套*1
【專屬書套】
本方案已含本島運費
★上市售價$500,現省$50。

  • 臺灣本島免運
calendar_today 預計於 2020 年十月實現
NT$ 300
剩餘 49 份 已被贊助 1 / 50 次

《吉野移民村明信片組》一組 (6枚)*1
【吉野移民村明信片組】
★上市售價$300,現省$50。
本方案已含本島運費

  • 臺灣本島免運
calendar_today 預計於 2020 年十月實現
NT$ 1,080
已被贊助 8

《吉野移民村回顧錄》一書+
絕版《吉野移民村與慶修院》一書
本方案已含本島運費

  • 臺灣本島免運
calendar_today 預計於 2020 年十二月實現

© 嘖室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