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呼吸》是一塊以水泥打造的口罩主題微型紀念碑,能夠做為居家擺設與畫作吊掛,用衝突的媒材為當代留下紀錄,貢獻一己之力並分享給每一位對疫情有感的人。
讓我們一起留下一些這個時代的什麼
2003年SARS疫情,或許你曾記得,卻只剩下一點模糊的印象;或許你曾身處其中,從此發現人類面對未知時的渺小與傷感。
或許我們各有感想,但是必定卻都學會了把握當下。
2019年COVID-19侵擾全世界,入暑的台灣終於能在完善的防疫下喘口氣,但我們知道這並不是結束,還有許多人在和疾病作戰,還有許多事,我們必須記在心裡。於是《重新.呼吸》誕生了。
透過「口罩」這個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和「水泥」這項當代熱門的手作工藝,創作出描繪軟/硬之間、輕/重之間、通透/阻隔之間的 30x30 水泥畫作品,希望能為疫情中努力的人們加一點油、做一點紀錄。
銷售所得扣除成本後全數捐助予嘉義家扶中心,捐款委請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孫執行長見證。
水泥手作在近年來蔚為風氣,許多人都喜歡水泥簡樸、隨機的質感表現,並把它運用在生活小物中,而在藝術家手中它不僅是日常興趣的標地,更重視不斷追求提升其獨創性與藝術性。
我害怕人們不希望未來到來。要在人生中追求「光」,首先要徹底凝視眼前叫做「影」的艱苦現實,而為了要超越它,就必須鼓起勇氣向前邁進。——建築大師 安藤忠雄
創作材質選擇台灣團隊開發的環保塗料「樂土」,它是由成功大學技轉育成中心以水庫淤泥與水泥砂漿複合轉質製成的綠色建材,和一般的水泥材料比起來,不僅更環保且可以做出更細膩的細節呈現。
不想只是主打環保訴求、或者廢棄物再利用做噱頭博取同情,當新材質完整成為一個生活提案,讓市場真正接受才是永續之道。簡單的一塊土,包藏著無限多種可能。創造新舊並陳的文化氛圍,想要回歸簡樸的人,都可以應用到它。小小的、土土的,功能卻很大。——《樂土》郭博士
一般的水泥手作盆栽、生活器物等,有時必須配合模具翻製,市面上也販售各式模具。《重新.呼吸》微型紀念碑作品從發想、製圖、設計、模型模具製作、水泥灌注、複合媒材組合方式完全由藝術家黃重仁發想獨立完成,由手作出發引領大眾追求更具深度的生活藝術實踐。
作品本體以樂土水泥製作,黑鐵外框則委託嘉義在地的鐵作職人製作,再以仿舊方式打造斑駁質感,作品型態將隨著時間推移緩緩發生變化,水泥產生裂痕、剝落、留下污漬等,黑鐵亦逐漸蝕銹,圖與框融為一體,將抽象的時間概念具象留置。
本作品(媒材:水泥、黑鐵)常有裂痕、氣泡、鏽蝕、輕微剝落屬媒材與創作特質不屬瑕疵,要求完美者請勿購買。
作品規格 30x30x4公分, 5kg
黃重仁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系,首創以壺代筆藝術。全國發明展教師組優等獎、參展千禧年-當代書家傳統與實驗書法展、2020年木更咖啡Mugeneration《痕跡》水泥畫展,創作工作室位於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認為此專案有違規或不適合嘖嘖使用者的地方嗎?請填寫表單協助我們檢查。
經典版《重新.呼吸》微型紀念碑 早鳥價
經典版《重新.呼吸》微型紀念碑
© 嘖室股份有限公司
嘖嘖網站以及嘖嘖網站使用的第三方服務利用必要的瀏覽器 cookies 技術達成部分網站必須功能。若有興趣了解更多相關資訊或反悔同意的條款,請詳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及 cookies 需求 。
點下此通知窗以外的任何連結或按鈕、捲動這個頁面、或以任何方式繼續使用嘖嘖網站,代表你同意了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及 cookies 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