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微光產業影像誌》 ~紀錄不該消失的台灣技藝與記憶~
#
台灣「微光產業」不該消失,它的未來應是站上全球舞台發光發熱!#
台灣至今仍存在不少在地產業,因早期歷史脈絡、特殊風土氣候而形成聚落。這些產業曾興盛一時,以家庭工業或中小型工廠為主力,是台灣重要的收入來源。然而,隨著塑膠材料興起、全球生產鏈的排擠下,逐漸少為人提起,若持續無資源投注,未來將逐漸被市場淘汰、走入歷史。
台灣眾多地方產業類別中,有一群仍保有潛力的「微光產業」仍然在運行,它們或許在循環經濟有傑出表現、或許是極富文化多樣性的小型企業,甚至有年輕人開始在其中扮演接班傳承或轉型的關鍵角色。他們試圖透過創新手法,抓住通往未來之路的機會,希望能活得更好,讓全球市場更認識這些產業優勢,讓傳統翻轉成新創,往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
2019新計畫:啟動首波《台灣微光產業影像誌》
產業小人物的當代打拼紀實
#
從製糖製米、原住民編織,到木竹金鐵加工等,都有台灣的常民文化記憶,例如:奶奶坐的竹椅、藺草編的涼蓆、熱炒店啤酒杯…。我們希望以「產業」為觀察設定,開始有系統地將那些珍貴的職人技藝與台灣記憶保留下來。 首波《台灣微光產業影像誌》將紀錄5個工藝製造業─玻璃回收業、竹加工業、月桃編織、藺草編織、陶瓷業,以產業裡青年人物為視角出發,講述產業現況、突破困境的思維方法的轉型故事。各產業自成一支影片,每支影片長約5~8分鐘,將於三人紀實頻道及亞洲20個媒體平台上播放。
關鍵時刻伸援手:讓「微光產業」裡的青年世代獲得關注#
![]() 最辛苦的,都是踏出實踐腳步後、但成功尚未來臨前的打拼期。在傳統、不起眼的產業裡,就算有潛力也願意努力,沒有資源挹注與曝光機會,很容易就不敵全球競爭而潰敗。
若能適時地伸出援手,透過網路社群與影像力量,推廣他們的故事,這不只是讓有潛力的產業獲得更多資源,更是創造社會的集體學習,也許在不久的未來,他們就能更穩健的扎根與茁壯。
五個工藝製造業 都曾扮演台灣經濟發展關鍵角色
#
玻璃回收業:春池玻璃
二代傳承的吳庭安與一群老師傅們,從傳統的玻璃回收,蛻變成具意義的循環經濟典範,利用玻璃重複循環永續的方式,也讓產業永續傳承。 ![]() 竹加工業:元泰竹藝社 曾面臨倒閉的小小竹加工廠,小老闆林家宏以零廢棄為原則、接連創造意想不到的新商品,把傳統的竹子變成一件搖滾的事。
![]()
月桃編織:桃布里文化創作空間 月桃曾是原住民生活隨處可見材料,為民生用品重要的材料來源,但隨著塑膠製品興起,在部落的基礎使用以不如前。有鑒於環境議題成為近年來消費焦點,也為傳承部落文化,桃布里決定站在全球化工業另一端,用月桃簡約手作美學,在台灣角落發芽。
![]()
藺草編織:台灣藺草學會 面對沒落三四十年的藺草產業,當年曾在地方建立特殊的產業生態鏈,從專門種藺草的人、收購與整理者、編織生產的手工藝人、居中傳送的販仔、加工精修者等,串起苑裡人的共同記憶。台灣藺草學會以百年藺編生產技藝,建構具有台灣工藝風格的地方產業。
![]()
陶瓷業:三星四季青花瓷 三星四季青花瓷用參與式地方工藝,動手畫下地方的記憶,以製作地方陶瓷器和分享最真實的三星鄉地方特色和美好生活點滴,為在地生活創造雙向溝通與理解。
![]() ![]()
你一份贊助行動,能讓亞洲1,000,000人看見台灣的產業共鳴#
在地化就是最好的全球化,三人紀實頻道是一個結合行銷公關及影像創意背景的團隊,從去年開始,無償拍攝台灣各地超過30位的特色小鎮、職人,我們希望能繼續記錄下去! 第一部《台灣微光產業影像誌》將在台灣、中國、馬來西亞等影音平台上架,以每個產業影像累積20萬瀏覽人次計算,預計能創造100萬人次瀏覽,讓這群具台灣味又有發展潛能的產業和職人被看見,更讓台灣產業在跨國網路發聲、創造共鳴。 ►三人紀實頻道過去以地方人物為主,此次募資將增加產業現況的影像紀錄
【回饋品項】微光產業的經典記憶#
經典143啤酒杯(微光一號作) ● 一組5杯,蒐集5種微光產業經典記憶 ● 製造單位:春池玻璃。台灣玻璃回收業致力循環經濟的實踐者。
![]() 孟宗竹SNOW碗 ● 冷熱皆能受,戶外旅遊良伴 ● 製造單位:元泰竹藝社。將竹子融入環保生活的推手。
![]() 月桃編織桌上盆栽 ● 搭配台灣原生種子,從裡到外都夠台 ● 製造單位:桃布里文化創作空間。排灣族月桃編織技法的傳承者。
![]() 月桃編織野餐提籃 ● 戶外郊遊環保新時尚 ● 台灣草根精神,耐磨耐摔耐重 ● 製造單位:桃布里文化創作空間。排灣族月桃編織技法的傳承者。
![]() 【限量】月桃編織盆栽套手作課程 (20人/堂) ● 最自然取材,最接地氣的手作 ● 一次上手,讓成品圓圓滿滿 ● 執行單位:桃布里文化創作空間。排灣族月桃編織技法的傳承者。
驚喜解鎖│600,000 三人紀實會將我們對贊助者的感謝以最具紀念性的方式呈現!
驚喜解鎖│800,000 三人紀實將為大家揭開這五個微光產業更多你沒看過的故事!
驚喜解鎖│1,000,000 越多人以行動支持計畫,就越能讓世人認識這些產業的美好,幫助微光產業們發光發熱。當集資金額到達1,000,000時,《台灣微光產業影像誌》將走向國際,讓世界更多角落能看見台灣!
計劃時程#
![]()
資金運用#
![]()
關於三人紀實頻道 三人成眾、眾志成城。「三人紀實」以正面的觀點有系統的紀錄文化觀察、生活方式與在地探索,自2017年7月成立至今,發行遍及華人市場超過24個影音平台。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golocalday/ 官方網站 http://www.golocalday.com/
認為此專案有違規或不適合嘖嘖使用者的地方嗎?請填寫表單協助我們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