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權辦桌」是一場突發奇想的行動實踐,2015年時,一群關心轉型正義的年輕朋友,在聽完「生哥」的故事後,決定發起此活動,代代傳承至今已邁入第七屆。
生哥,本名陳欽生,馬來西亞華人,大學時至臺灣就讀成大化工系,當時為了加強自身中文能力,他時常到臺南的美國新聞處讀報。有一天,美國新聞處發生了爆炸案,生哥遭受誣陷入獄,就此關押了長達十二年之久。出獄後,國民黨政府既不給他中華民國身分證,亦不允許他回到馬來西亞,加上長期以來情治單位的騷擾以及社會對於政治受難者的污名歧視,讓生哥因此在街頭度過了近三年的光陰。
在那段時間當中,一間餐廳的廚師聽聞生哥的境遇,便提議每天提供生哥兩個便當,讓他得以熬過那段最艱辛的日子。生哥說,他是拒絕被「施捨」的,即便擁有政治犯與無家者的雙重身分,仍應該抱持著生而為人的尊嚴,然而,廚師對他說:「這不是施捨,只是要讓你度過暫時的困難。」於是生哥才欣然接受了廚師的便當。
直至今日,生哥仍舊感念著在他生活困窘時對他伸出援手的人們,那一個個便當,有著遠大於一餐溫飽的意義──它是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相互分享、扶持、傾聽與接納的一股力量,而這樣的力量往往透過言語開展,就像廚師與生哥的對話一樣。
而「人權辦桌」想要做的,看似艱難,卻也十分簡單──我們僅僅希望能夠在一頓飯的時間裡,搭起多元身分者的對話平臺。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應有權訴說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其生命經驗也應該擁有被傾聽、理解以及對話的空間。
![]()
💫關於無家者#
當我們看見街上的無家者時,也許有人會想:「那是他自己選擇流浪」、「是他游手好閒、不去工作的結果」然而,真的是如此嗎?無家者們有沒有選擇不流浪的自由?又有沒有選擇工作的自由? 其實,多數無家者是有從事舉廣告牌、發傳單、廟會繞境等底層勞動的,但是因其屬於非典型就業,保障往往不足,雇主遊走於勞動法規邊緣,或是勞工本人發生意外卻無力救濟,自此陷入惡性循環的情形屢見不鮮,致使無家者經常面臨收入過少,工作又不穩定的困境。 此外,有鑑於房租持續攀升,無家者租不起房間是時有的事,加上弱勢者租屋又時常遭拒,街頭就成了「選項」,就算不想流浪而去庇護中心,也會面臨空間不足、自由受限等問題。當然,這些考量並非所有無家者「選擇」在街頭生存的原因,卻也足以顯現,現代臺灣社會中,包含無家者在內的許多人,他們無法選擇「一個安心生活的保障」,社會大眾口中所謂的「選擇」,對於多數無家者而言,其背後隱含的可能是一種「不得不」。 誠然,我們與無家者同樣都是活生生的「人」,擁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人生,但是,日常生活當中與無家者的相遇經常是倉促且片面的,當他們遭受種種隔離與社會不友善,也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被無數的刻板印象蒙蔽,失去了看見與認識他人的機會,變得更加難以注意到現代社會與制度是如何漠視,甚至歧視這些理應與我們相同的人們。
💫關於政治受難者#
當政治受難者長輩們持續向大眾訴說自己的生命故事時,部分社會大眾可能會說:「政府早就已經道歉和補償了」、「這不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嗎?現在提起有何意義?」然而,如果事情真是如此,受難者們又在爭取些什麼?什麼是他們真正想要的正義? 相較於無家者在經濟與生活上的困窘,政治受難者們看似有著更多「選擇」:他們可以選擇接受政府的補償措施、選擇讓時間撫平一切而不再追究、選擇不讓過去的遭遇影響現在的自己。但是,他們唯獨不能選擇屬於自己的「正義」,他們無法在受難之後繼續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無法選擇救濟的時間點與方式,從公開道歉、金錢補償、正式紀念與除罪化,全都只能依循政府的安排而行。甚至到了今天,他們仍無從得知當時的加害者是誰、共犯結構為何。 生哥也曾提及,他在出獄後成為無家者的日子裡,對於幫助他的人除了感激,也同時隱隱感到抱歉與內疚,不斷擔心著他人因此舉而被貼上標籤、另眼相看。時至今日,「白色恐怖」是什麼、「轉型正義」是什麼,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仍是模糊不清甚至負面的,更遑論受到認同。 身為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我們由衷期盼人人都能像當年對生哥伸出援手的那位廚師一般,敞開心胸接納社會中的不同群體。同時,我們也相信,透過探詢彼此生命經驗之異同、產生對話與交流,才有機會讓當前的重要議題被看見,社會大眾的關懷與共識,方能造就更美好的婆娑島嶼,而「人權辦桌」正是社會議題推廣與普及這條漫漫長路上的踏腳石。
💫做伙來食飯#
無家者、貧困者、政治受難者都不僅是社會議題,更是人權的問題。從白色恐怖時期到當今,在時過境遷的脈絡中,不變的是同樣被剝奪的人權。 當政治受難者流落街頭,街友與受難者兩種身分,便在一個人的生命經驗中連結起來,就像曾經是無家者的生哥,希望在生活有餘裕的此刻,能夠與無家者們共同分享,讓這樣的分享方式茁壯出力量,使更多的大眾看見──在這社會上,有諸多鎂光燈焦點外卻如此奮力生存的人們。 今年,我們期盼延續人權辦桌的精神,持續為社會搭起一座得以相互親近的平臺,讓無家者、政治受難者、社會大眾、人權議題再次相遇。我們衷心希望,即便只是一場講座、一齣電影、一個午後市集、一頓流水席,人權辦桌製造的相遇,會在參與者與大眾心中播下一顆顆種子,使對於人權的信念得以深植這片土地,我們心愛的土地。 一頓飯不僅僅是一頓飯,而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今年也誠摯地邀請您,「做伙來食飯」! ![]()
✨人權講座✨#
講座是推廣議題的基礎之一,人權辦桌期望透過一場場對談,點燃大家的核心關懷,使人們深刻地瞭解無家者、政治受難者等重要的社會議題。今年,我們預計在辦桌當天之前舉辦一共四場「前導講座」,邀請與我們同樣關心相關議題的NGO團體,與大家分享組織願景、緣起,及倡議過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活動時間:2022年9月至12月 場次一:說故事的人(白色恐怖創作分享)
講者|吳易蓁(夾腳拖劇團團長) 內容|分享以白色恐怖出發的書籍繪本、舞台劇、影像計畫創作過程。 時間|2022/9/27(二)19:00~21:00 地點|點亮咖啡(106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32號)
場次二:重建連結的人(人生百味與行動分享) 講者|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內容|分享關於貧窮、無家者議題與人生百味的緣起及行動 時間|2022/10/27(四)19:00~21:00 地點|點亮咖啡(106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32號)
場次三:建立橋樑的人(心輔犬培育歷程分享) 講者|陳奕君(台灣心輔犬培育團隊執行長) 內容|分享關於心輔犬培育團隊的創立發想、發展歷程、困難及成就。 時間|2022/11/29(二)19:00~21:00 地點|社會創新實驗中心一樓107室(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99號)
場次四:烹海鮮 請治漁工人權(漁工人權議題分享) 講者|施逸翔(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內容|分享政府在漁工人權的治理失靈問題。 時間|2022/12/13(二)19:00~21:00
地點|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36號7樓)
✨人權市集✨#
市集是一個接納所有人的場域,在市集當中,人人都有機會與無家者、政治受難者長輩、各人權組織交流互動,期盼能開啟更有溫度的對話機會、縮短大眾與議題的距離,讓人權與日常生活更加接近。 於2021的人權市集中,我們邀請了40個來自不同領域,但同樣關心人權的NGO組織、學校社團和友善店家,在青島東路上向來自四面八方的參與者宣傳議題、販賣義賣品,獲得不錯的反饋與迴響。今年我們預計比照去年的規模辦理,除了以往合作的單位,亦將視情況安排關心環保議題的組織進駐,同時,也會規劃主題短講、音樂表演及互動式闖關遊戲等節目,以豐富活動多元性。 活動時間:2022年12月17日(六)14:00-19:00 ![]()
✨人權辦桌✨
#
我們將每一年的人權辦桌安排在12月舉行,呼應到世界人權日所在之月份,一如《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所揭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在人權辦桌的餐桌上,眾人傾聽彼此、關照人權,在一年之末,溫柔地審視彼此各異的生命經驗,除了溫飽肚腹,亦互相給予心靈上的飽暖。 本次活動席開25桌,每桌都將請政治受難者、無家者以及人權工作者入座,使眾人在菜香中話說從頭,讓當年的媠姑娘、緣投兄在圓桌上重新相遇,席間也會為無家者、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安排致詞與演出。今年特別開放25位贊助者同桌圍爐,這裡有聽不完的深刻過往、真摯的生命故事,希望在您的協助之下,使辦桌得以持續寫下更和煦的故事篇章。 ![]()
![]()
🌟辦桌紀念口罩#
疫情當前,人權關懷之重要性更加關鍵,戴上此款紀念口罩,除了成為防疫小尖兵,更是人權小尖兵!
![]()
🌟辦桌紀念T-shirt
#
![]() T-Shirt總是深受大家的喜愛,社運場合更是少不了「議題T」,只要穿上這件T-Shirt,不僅會搖身一變成為全場焦點,更能將您所重視的想法傳達到每個人心中。
🌟辦桌紀念酒精噴瓶
#
後疫情時代,防疫已成為習慣,消毒已成為日常,隨身攜帶的酒精噴霧讓您一手掌握人權價值。
![]()
🌟辦桌紀念飛行吊飾
#
飛行吊飾在各式場合都能配戴,辦桌設計低調而不失美觀,不管是掛在皮夾、鑰匙包或後背包上都十分合適,讓您低調而不失優雅地展現自我個性。
![]()
🌟辦桌紀念衣物收納袋
#
今年人權辦桌的首度嘗試,無論是換季收納或者旅行出遊,一袋在手,省時省力,幫助您在議題推廣的路途上順利前行。
尺寸:21*16*8 (公分) ![]()
![]()
☀️陳欽生前輩#
人人都稱他生哥,1949年出生在馬來西亞,1967年,隨著同學來臺就學,1971年遭羅織涉嫌「臺南美國新聞處爆炸案」被捕。歷經種種血腥刑求,生哥被迫寫下無數不屬於他的自白,被扣上馬來西亞共產黨的帽子,即便馬來西亞官方積極提供資料、企圖救援,都不為中國國民黨當局採納,被以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第一項起訴,也就是俗稱唯一死刑的「二條一」。不幸中的大幸,生哥最終被判處12年徒刑而非死刑,並移送到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服刑。 1983年生哥終於離開牢籠,然而當局遲不歸還證件,亦不允許他回馬來西亞,在臺灣無親無故又沒有身分證明文件的生哥,被迫流落街頭成為無家者。那段日子裡,生哥遇到一群無家者告訴他如何找得到食物、如何生存,也幸運地遇到餐廳廚師給予了幾餐溫飽。以政治犯和無家者的雙重弱勢身分,生哥靠著一絲照進社會角落的光度過那艱難苦痛的日子。最終生哥事業有成,如今更是積極投身人權教育,願自己的故事也能為社會帶來一絲希望。
☀️蔡焜霖爺爺
#
1930年生於臺中清水,臺中一中畢業後,由於在校期間參加幾次老師推薦的讀書會,1950年遭逮捕並被羅織「參加叛亂之組織」罪名判刑10年,隔年被送往綠島,成為戰後第一批綠島政治犯。 1960年出獄之後,因為曾經是政治犯的身份,被貼上「匪諜」的標籤,讓許多公司不願意錄用焜霖爺爺,求職狀況四處碰壁,生活非常辛苦。想要讀書考試,但明明已經考上了臺北師專,卻被以「不許匪諜入學」的理由拒絕讓他入學。後來輾轉做過飯店服務生,在國小恩師的幫助下從事出版社的編輯。 焜霖爺爺接著創辦了《王子》雜誌,讓臺灣漫畫產業在那個查禁嚴厲的年代保有出版空間,此外雜誌社大量進用政治受難者,成為提供就業的庇護所,亦於1968年資助紅葉少棒隊比賽,在在展現對臺灣的愛。最終焜霖爺爺在國華廣告副董事長任內退休,退休後積極參與白色恐怖平反運動,及對年輕一輩的人權教育。
☀️簡中生前輩
#
1947年生於南投市,1963年從員林實驗中學畢業後考取高雄水產學校。高雄水產學校旗津校區隔壁就是海軍造船廠,當時海軍與水產學校的學生常常聚會成群,他因而結識了黃連榮。 1966年5月,正在上課的簡中生被帶到調查局設於大港埔圓環的調查站偵訊。根據官方判決檔案,有人指供黃連榮與其他人合謀策劃台獨,簡中生因為認識黃連榮,才受到牽連入罪。1967年1月23日,簡中生被帶到警備總司令部後遭到疲勞訊問,不得已只好承認犯行。後被以「預備以非法之方法顛覆政府」之罪名,判處有期徒刑7年,褫奪公權3年。 坐監七年期間,歷經青島東路軍法處看守所、新店軍人監獄、景美看所守所及綠島綠洲山莊。1974年服刑期滿,開釋出獄後,卻仍受到當局監視,影響其正常就業,最後還是因考取公家機關汽車技術訓練中心人員才勉強免受情治單位影響。 出獄後,簡中生與妻子一同參加政治犯難友聯誼活動、街頭抗爭運動,並且積極參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原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及各基金會、大學研究中心白色恐怖的紀錄、宣傳工作。
☀️蔡寬裕爺爺
#
1933年生於臺北,原名莊寬裕。1957年臺北發生「劉自然事件」,情治人員懷疑當時就讀東吳大學的寬裕爺爺鼓動罷課,拘押他六個多月才釋放。 大學畢業後,寬裕爺爺任教於臺中商職,並到日本短期進修,進而接觸臺獨人士廖文毅與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返臺後任新生商職代理校長。1962年寬裕爺爺因友人書寫「獻身解放臺灣民族獨立運動」而受牽連被捕,遭判刑10年,並在1964年移監泰源監獄。 1970年泰源監獄政治犯反抗發生「泰源事件」,原計畫由寬裕爺爺負責打開大門接應,後計畫失敗,寬裕爺爺因而於刑滿後又「延訓」3年。 1975年出獄後,寬裕爺爺與難友合股經營鞋廠,之後經營貿易公司。解嚴後,寬裕爺爺積極推動政治受難者平反運動,現任「臺灣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理事長,經常參與白色恐怖相關的文史工作與人權議題推廣。
![]()
當日現場領取:2022年12月17日(六)14:30~19:00人權辦桌活動辦理期間,於臺北市青島東路鎮江街口開放現場領取,須出示繳款證明,並請於備註欄註記「現場取貨」,以利我們預先準備。
-
郵寄至指定地址:如果沒有在備註欄註記「現場取貨」,我們將會在2022年12月上旬、最遲至2023年1月上旬,郵寄您的回饋品至嘖嘖提供的地址,並將於寄出回饋品時同步發信通知。臺灣境內寄送之郵資由人權辦桌團隊吸收,但臺灣境外須依地區酌收運費。
![]()
![]()
每年的募資所得均全數用於活動籌辦,也感謝大家一路走來給予的支持與關懷。
![]()
我們是「人權辦桌工作小組」,由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中的志工們所發起,成員包括:在學學生、文史工作者、學術研究員以及NGO工作者等等,各行各業關心人權議題的人們皆於此聚集。我們相繼接觸戒嚴時期與白色恐怖之歷史,一方面,在文獻與書籍的閱讀中,更加了解過往臺灣的全貌,另一方面,也在受難者長輩們的分享中,得以直視島嶼上一直存在著、長久以來被遮蔽的傷痛。 聽聞部分長輩提起出獄後流落街頭的經驗,我們希望將這段過往與現代結合,讓長輩與流落街頭的朋友們相聚,彼此交流、關心。再加上社會大眾的共襄盛舉,盼望能消弭社會上無所不在的不平等與歧視,令受束縛者重獲自由,而一般民眾也能脫下有色眼鏡,不單以成見判斷他人。 一頓飯不只是一頓飯,或許能告訴彼此,再黑的時刻,都能看見光。
![]()
風險與挑戰
- 募得總額扣除募資所需成本後,除用於本屆「人權辦桌」,若有餘款,部分將留待下屆使用,部分則將捐贈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團法人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
- 若募資計畫遺憾地未能達標,嘖嘖會協助進行退款,請依金流公司寄出的退款信件指示完成步驟。
- 贊助方案回饋品包含T-shirt的贊助人,請務必於贊助程序中的備註欄填寫T-shirt尺寸,如未提供尺寸則視為M號。
- 回饋品將郵寄至嘖嘖提供之贊助人地址,請務必於贊助程序中確認已填寫正確郵寄地址。
- 人權辦桌系列活動如遇疫情等不可抗因素,人權辦桌工作小組保有活動變更權。
- 嘖嘖平臺上有關回饋品之圖片僅供參考,顏色、圖案大小、圖案位置等於製作過程會產生些許差異,我們將戮力縮小差異,但仍以收到之實物為準。
退換貨規則
換貨流程
- 請於收到回饋品七天後內聯絡我們,以便我們能及時為您進行處理。
- 請於信件內容註明贊助者姓名、贊助編號、聯絡電話、換貨原因(請將回饋品瑕疵處拍攝清楚的照片附給我們,謝謝您!)。
- 收到您的來信後我們將與您聯繫,若經判定為瑕疵品,將立即為您換貨。
【重要須知】
- 本流程僅供瑕疵品換貨使用,為確保您的權益,拆封過程建議全程錄影留存。
- 此規則不包含回饋品簽收後人為造成的任何損毀,回饋品顏色以實物為準,恕無法依此做為換貨理由。
客服聯絡方式
對計畫還有其他疑問嗎?請見 常見問答。
認為此專案有違規或不適合嘖嘖使用者的地方嗎?請填寫表單協助我們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