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編裝置X服裝設計X攝影X造型X音樂X舞蹈
這樣跨界合作,我們期待衝撞出新的火花! 而現在依舊堅持地在路上跑著,終於到了這裡, 只為了努力呈現出美好的畫面, 讓大家一同走近工藝X設計的美好中。 我們熱愛這片土地的一切,願為其掏盡所有, 在這充滿傷疤的世代,在尚未失去一切前, 努力抓緊著我們的信念,並在這片土地上實現。
真誠地邀請您與我們共築這計畫的模樣。
「深根於疤」為眾蜉島跨界聯合展演計劃之2018年度主題。
深耕在地傳統,生根嶄新眼光。各世代面臨的傷口不同,觸動的心境依故鄉的位置,所分支的故事線皆有獨到語言。我們都有自己不願訴說的故事,那傷口可能是朋友之間、家鄉情感、社會動盪或是整個世界大環境。隨著時間傷口逐漸成疤痕,那深而明顯的疤,想掩飾也難以得逞。
為何要募資?#
1. 重新認識台灣:我們想讓觀者好好認識台灣這塊土地,並用新的角度去觀看台灣的美與愁。 2. 新舊創作的碰撞:讓傳統技藝延續且發揚,並與新世代的創新思維相互合作,試著再造新的能量。 3. 展覽皆免費參觀:在靜動態的展演創作過程裡,不外乎需要物力人力,不論嘖嘖募資成功與否,我們都抱持著積極的態度,決定將一切的風險承攬下來,只為了傳遞我們的信念,因為相信這片土地的美好,值得我們投注一切。 4. 回饋品項:皆為手工製作,而包材及運費也需算進成本,在此團隊必須強調的事情是我們認為工藝並不廉價,所以在核算薪資給製作者時,是尊重其專業並給予合理價格。 5.「眾蜉島」為長期計畫:它不是一閃而逝的花火,而是漫漫長流,希望每年都能至少成就這樣一次這計畫,他未來可能不只是展覽,有可能是展覽、營隊、課程等各式活動,我們也期待著他未來成長的模樣。
我們希望未來的「眾蜉島」能聚集更多創作人才,運用他們的想像,去帶著觀者認識他們沒想過的台灣
#
【2018眾蜉島:深根於疤】展覽面貌#
一、揭開疤痕|開幕茶會#
時間:2018/10/06(六)15:00~17:00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機槍堡廣場 流程: 15:00~15:15 揭疤(前導開幕) 15:15~16:30 修復(交流時間) 16:30~17:00 成疤(Q&A時間)
二、建竹思想|體驗竹編工作坊#
用「竹」塑造土地與自身之間的想像 「以竹為基底,交織世代之情,塑造土地的形狀」 今年以「竹」為基底媒材。早期「竹」的運用,在生活中常會出現它的蹤跡,也因如此,舊世代對於「竹」,常衍帶著故鄉之情。想藉著傳統的靈魂,結合新世代的嶄新概念,渴望交織出新的火花,也能相互反思代代之間所面臨挑戰。 這兩場工作坊,是竹編的團隊每週至竹南向國寶級張憲平老師拜師學藝,特別添進為這次展覽主視覺的「赫赤」色,製成這工作坊要帶給大家體驗的竹片之一,希望其承載團隊理念,讓大家體驗的過程中,讓我們一同開始建築起竹藝的思維,透過體驗的過程,了解工藝其美與精髓,它不單單只是器皿,更多是乘載著師傅們好幾十年的手藝,而完整了這樣的存在模樣,工藝不是遙遠的存在,而是深入在我們的生活中。
三、成疤的時間軸|動態展演
#
時間:2018/10/28(日)15:00~17:45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機槍堡廣場;山城排練場下 流程: 15:00~15:15 服裝秀 15:45~17:45 閉幕分享
關於動態展演主題「成疤的時間軸」?
#
過去、現在與未來,無論身在台灣何處,我們將藝術創作帶入時間,讓觀者能貼切體會。
當音樂的節奏直觸情感,音符貫穿全身,開始在空氣中揮舞,節奏之中幻化出自己的故事。把那曾被困在黑暗角落的自我,因在傷痛之中找出屬於自己的調色盤,最終潔練出面對的勇氣,把傷痕的顏色一痕一痕的穿在身上,服裝、髮型、妝容的每一筆,都是因時間而成的故事,讓人人都能在這場動態展演之中,反思自己內心的痕與最初的根。
四、紀錄與土地交織的片刻|靜態展示
時間:2018/10/06-2018/10/28(週二至周日11:00 - 21:00)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機槍堡廣場、發呆亭、尖蚪(配合店內公告)
在靜態展示之中,發現與台灣土地的連結
創作者常常把握住每一刻創作的瞬間,靜靜的用眼手去細查體會,感受大自然在生活裡的份量,珍惜每一片刻的過程。創作後的作品,無論是否精雕細刻或者有些粗糙瑕庛,往往那些細節都是最亮眼的。最終成像的不僅是遠觀的亮麗成果,在細節的殘留,展露出心中的喃喃自語、以及跟大地的豪嘯默契,種種的時刻,將記錄在【2018眾蜉島:深根於疤】靜態展示之中。
手工設計肩背布袋 【原價900】 尺寸:寬25*高36cm /背帶長66cm
設計延伸展覽服裝系列中抽鬚的細節
,在車線上也特意挑選主視覺「赫赤色」
築起這袋子, 不要再讓印刷布包NG你的袋包選擇,輕鬆讓自己擁有一個實用兼具設計感的選項。
手工竹編・缽【原價1200】 尺寸:直徑16.5*高7cm
缽X 承載情感X 將其聚集 由團隊特別至竹南,向竹籐編國寶級張憲平老師拜師學藝,在構想的過程中,決定加入主視覺「赫赤色」的竹片,希望編進團隊信念,希望其竹片進這形體中,持續將這計畫延伸近到各位生活的角落中。
手工設計款外套 【原價5980】
尺寸: M| 衣長70cm/肩寬42cm/胸寬104cm L| 衣長80cm/肩寬45cm/胸寬110cm 在展覽服裝系列中特選這一單品作為回饋品項,讓展品身在你上,所謂的工藝X設計成為你的風格,讓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美麗的風景,你即是藝術。 細節設計: 1.棉麻質地,領/袖口鬚邊 2.側開口袋,好好放東西 3.前後雙開,正背皆可穿 服裝設計師/Chang Chen Yu 氣候觸動情緒、土地激發歸屬,生物的存在則輔助了大地,讓環境含有不同的生命之聲。 在台灣多面向的生態,隨著環境而滋養了不同色彩的我們。
我們是蟲子,用渺小的姿態遊走於山林樹木。對大地而言,我們微不足道,且生命秒逝; 對我們而言,大地充滿著生機,讓色彩填充了思緒的幻想。它總是要我們勿忘本色,時時檢視存在的「本」是什麼。了解自己的渺小,促醒自身能量,抓住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想像,發揮在地與自身之間的情懷。 獨特思想是個體,激發創意是群體,「眾蜉島」匯聚各方的躁動,運用他們自身獨有的光芒,以及對大自然的洞察,試著讓人們用多方角度細察台灣,全心看待土地的力量。
創作團隊 |#
【靜態展覽】 ·竹編:張憲平(指導)、蘇星翰(設計)、巫祈敏、黃雯琪(執行)·服裝:張晨瑜(設計)、賴仕堯、林孟儒(執行) ·攝影:《 Zhang Ahuei 》張嘉輝 【動態展演】 ·音樂:施森銘、吳晉安、李端容、林毓恩 ·舞蹈:《Allure》許杏君(編舞)、周安迪、 黃寶佑、 張舒嫻(舞者) ·髮妝:LUSSO Hair Salon、Zhi Makeup ·服裝:張晨瑜、賴仕堯、林孟儒
執行團隊|#
我們皆是蜉蝣,但我們聚在一起, 就是群體,就是社會,就是世界。 請與我們一同關注這片土地的故事, 延續其精彩,綻放其花火。
【眾蜉島跨界聯合展演】粉絲專頁 【眾蜉島跨界聯合展演】連絡信箱 lin.meng.lu@gmail.com
認為此專案有違規或不適合嘖嘖使用者的地方嗎?請填寫表單協助我們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