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酸或苦,很多時候是來自於粹取過多或不足所帶來的不悅感。除了咖啡品種,針對濾泡的壓力與各式水溫,這些我們都努力的優化過,按照我們建議的泡法,我們的咖啡品種是走香醇濃郁的路線,不會酸。
我們的隨身瓶是採用美國Tritan材質,在韓國製造的瓶具,無雙酚A(BPA free)釋出的材質,材質標示耐溫可超過100度。但是我們也不建議用塑膠材質熱泡,因此同時提供廣口304雙層不鏽鋼真空保溫瓶,方便使用者喝到最適合溫度的咖啡,還有超輕鬆清洗收放。
只要用牛奶取代水,放進冰箱冰一晚,就隔天就會有一瓶不加一滴水的拿鐵喔!一般拿鐵還是得要利用高溫熱水去萃取咖啡,我們的泡法不需要水,代表能夠更濃郁,咖啡粉的選擇更多,代表能夠更香醇,我們很喜歡自己用Costco的牛奶或是高大鮮乳去泡,口感是外面喝不到的味道。
我們採用的阿拉比卡豆是精品咖啡中最常見的品種,為的就是同時兼顧高品質與壓低售價。換算後,長期訂閱的客戶,每天都可享受比超商好喝很多的咖啡,卻只要用6折的價格喝到。我自己也有換算過,即使是只訂購60包的使用者,差不多就是每天都用麥當勞咖啡的續杯價在享受咖啡(16元換180ml的咖啡,我們是13元/包換至少120ml的咖啡。)。相比同類型歐韓澳洲的商品,我們現在的售價或募資價通常為它們的一半(未來要漲價了)。
還是有一些,我整理如下。
1.咖啡包佔空間:
一杯咖啡配兩包咖啡包可能佔去兩成的空間,有些使用者可能會覺得不如預期。。
官腔版回覆:我們是使用精品咖啡的標準去設計,而日本精品咖啡每杯約為120ml,我們每天兩包可泡出250~300ml的咖啡,其實總量是足夠的,只是把濾泡包浮在表面上看起來很佔位置。
欠揍老實說回覆:我知道好喝的咖啡總會讓人嫌不夠,但你真的喝夠了。
2.一杯泡兩包的話,為什麼不做成一包?
一杯正常大小馬克杯約為350ml,換算成我們的咖啡的話約需要兩包。
官腔版回覆:日本精品咖啡的單杯標準是120ml,我們單包的設計標的為120~150ml,在一般馬克杯中看起來像是半杯的量。但其實有不少使用者一天的飲用量是0.5杯或是1.5杯,我們的咖啡包很適合這樣飲用習慣。
欠揍老實說:咖啡包太重的話,棉線會斷掉。
3.棉線泡超過三小時後會吸水:
咖啡包用保溫瓶泡的時候,超過兩個小時的話,因為毛細現象,棉線會有一點水份感。擠不出水,但會感覺到一點點濕濕的。
官腔版回覆:不建議使用者把咖啡包放超過一個小時。
欠揍老實說:其實也沒有很濕,含水量大概是冰可樂外面凝結水珠的一條線體積。
當然可以,而且用馬克杯泡有個好處,可以不斷地提起放下,增加咖啡泡出的效率。但還是有個缺點就是,因為馬克杯沒有保溫效果,所以很容易喝到冷的咖啡,不過我們的咖啡冷了也很好喝就是了(拍胸)。
我們常常使用日本ATAGO的Pal-Coffee來檢測咖啡的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藉此確認我們泡出的咖啡符合金杯標準,除此以外,我們也不斷地偵測大家的使用習慣來調整咖啡包的內容量。
© 嘖室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