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妖 子#
妖子跨藝工作室
我們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新媒系X音樂系X戲劇系
團隊理念:對跨領域合作之藝術創作好奇且具企圖心。
科藝跨域工作坊:因理念受到認同且作品表現傑出,在三方系所支持下連續兩年舉辦科藝跨域工作坊加以培育,秉持對跨領域合作之藝術創作的好奇與企圖心,持續致力推展新媒體裝置、多媒體視覺、聲樂演唱、劇場表演的跨領域結合展演,並得到三方教授指導。
作品:《車過枋寮》《趨光》《白港》
創 作 理 念#
桃林鐵路,是臺灣最後一條台電鐵道,也是最後一條運煤鐵道。曾是搭載著沿線居民通勤的運輸工具。乘載了很多的回憶,可對生活在現在的我們來說已是陌生的名詞。一條已經不在行進的鐵路,曾是桃園人的集體記憶。這條鐵路線清晰住在主角生命的記憶裡,他的記憶種種與這些站點深深連結。曾經交通如織,人群的途徑和故事來去,卻是始終注定要有盡頭的,我們無能避免逝去的發生。我們思考遺忘的過程並以此意象作為發展的元素。
《白港》為北藝大各系所組成的『妖子』共同創作。以「記憶與遺忘」為發想,試圖探討記憶的重量。記憶的重量在我們生命裡逐漸地增加,或許我們儲存記憶的量值尚未大於所遺忘的,但面對它的流逝卻是我們逃不掉的課題,不管是自身遺忘的發生抑或為人所遺忘,沒有人能教導我們如何面對及阻止。在創作過程中,我們進行討論、思考,並沒有預期解答,只是不斷地透過不同個體角度的殊異性重新認識「遺忘」,也重新檢視「惦記」,在記憶與遺忘的拉鋸下,我們如何盛裝並留下記憶?我們如何以外顯的身份被他人所惦記?在我們生命消逝之前,如何認知自身存在與外在環境的關聯,和最終企圖留下的?都是角色與我們共同在探討推敲的課題。
透過這次跨領域合作,希望能夠帶給觀者具有溫度、思考和更多元的感官體驗,打破傳統聲樂的展演限制,同時拉近新媒體、科技與人的距離。
妖 子 系 統
計 畫 籌 備 時 間 軸
#
演 出 團 隊 簡 介
#
製 作 人:蘇顯達 藝術總監:盧文雅 藝術指導:鄭琪樺、張暉明 編 劇:黃茵綺、徐紹恩、黃心慈 曹書誠、蕭合萱 編劇協力:陳群翰 新媒體設計:黃茵綺、徐紹恩、黃心慈 陳恩澤、王藝璇、曹書誠 蕭合萱、王昱慈、田子平 作 曲 家:林侑賢 指 揮:廖元鈺 樂 團:小提琴 I : 楊軒磊 小提琴 II : 鍾 衡 中提琴 : 黎芷晴 大提琴 : 黃渝茹 長 笛 : 賴韻帆 豎 笛 : 藍文均 鋼 琴 : 孔書亞 翻 譜 : 何家歡 導 演:張世暘 肢體指導:陳群翰 表演指導:陳天愛 燈光設計:范 球 服裝設計:郭馥靈 舞台監督:鍾宜芳 技術統籌:丁浩祖 燈光技術:劉恩廷 梳 化:陳珍瑩 讀 譜 員:李婉瑜 演 員:陳孟芸、游沛涵、趙祈恩、陳潔儀 許真榕、魏 彤、游正謙、鍾易修 阮昱祈、林宇晨、王浩全 總召集人:鄭琪樺 專案經理:楊懷玉 宣傳統籌:王 涵 執行製作:林妤玟 執行製作助理:陳巧欣
演 出 團 隊 簡 介
一輛正在行駛的列車,素不相識的五位乘客,他們都是與主角相識之人,也許只是一面之緣,也許是要好的朋友,或是對他的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人,他們存在於主角記憶,並且搭上這班列車,列車的終點是白港,白港是終點站,是一處空白,也是主角所在之處。
主角是個腦部逐漸失能的病患,乘客們是他生命中人物的記憶投射,這班列車則是他最後的記憶。隨著列車前進,記憶也將走到終點,他的腦部功能也漸漸地在喪失。車裡的陳設和窗外的景象也逐漸變化,乘客們在面對列車上的事件後,也漸漸了解到自身的存在和主角的記憶有關,對於主角。
演 出 資 訊
- 劇 名|白港-支線
- 展演地點|桃園展演中心展演廳( 330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188號 )
- 演出時間|2020/10/09 ( 五 )19 : 30
2020/10/11 ( 日 )19 : 30 (皆無中場休息)
新 媒 體 應 用
#
新媒體結合舞台設計與影像設計,將抽象的記憶概念轉化為實體空間,試圖用幾何的白紗和機械裝置塑造出多變的體感,搭配投影影像,創造更多層次的視覺感受許多的平面切割舞台的空間,這些平面可以是牆、是門、是看向戶外的窗、更可以是角色內心無法言語的心境,使用麥克納姆輪,讓平面隨情境變化位置,有聚有散;此外也利用紅外線與深度感測器,抓取角色身體的輪廓,即時的複製並投影出來,達到聲音在空間的一角,身形卻散落舞台的錯置感,隨著角色的走位,投影也會跟隨並變化。當劇情漸進尾聲,場景也會技術性的崩毀。
藉由承載著影像,建構場域,使影像陪伴著角色、對應角色,互相成為主體。這個『場域本身也是這齣戲的主角』,場上的物件也代表著「他」的行動,想要掙脫出被動身體的枷鎖,與場上其他角色互動。舞台不再是舞台,而是有生命的肉體,與劇本對話、反應。在技術層面,我們想帶來的,是人性化的科技,因此除了利用動力機械,在舞台變化外,也會加入感測器,增添更多「人」的特性。
此齣劇中,影像代表的將會是主角流動的意識,包括記憶片段、逐漸崩解失序的超現實片段、顯意識模糊下重新建構出的意識成像等等。影像是主角他記憶這些角色的方式,他如何藉由逐漸失能的記憶,努力建構出最後的想像,喚回所珍愛之人在記憶裡交會,一一勾勒出深刻的記憶
原 創 音 樂
#
在音樂的設計中,作曲家使用很多重複音形、踏板來描繪記憶行徑中的意象、場景,以及眾多動機的變化─倒影、級進、反向等,強化聽眾與音樂情緒的連結,例如:歌曲〈危險青年宣言〉,使用了動機的倒影與級進來發展主題,再加上類似軍歌的伴奏方式,強化曲子本身雄壯威武的氣氛,尾聲伴奏突然的結束,讓演唱者高音獨唱,使角色有正在宣言之感。而〈無人海〉這首歌,為整齣劇的最後一首,演唱的角色是唯一留到最後也是主角在腦海中最深刻的人,這首曲子融合了前面所有歌曲的弦律,連結主角所有的記憶。 關於記憶的描繪,作曲家利用動機貫穿整場音樂劇,但動機每次的出現由完整的弦律(大樂句)漸漸地破碎,甚至最後剩下動機的和弦音。
白港原聲帶專輯試聽: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6JWUkBmpnxfvQ988wN_i3ZwuR8UtEQDx (陸續更新!)
請 支 持 我 們
#
為什麼我們需要募資? 《白港-支線》將於1500席位的桃園展演廳打造結合科技與藝術的新媒體音樂劇,因應大型劇場,我們科技化的舞台設計與投入的人、物、力成本沈重,且採索票入場,沒有票房收入。即使《白港-支線》受到各方肯定,至今仍有部份資金缺口需要您的幫助。
一齣結合新媒體、現場樂團演奏的音樂劇場,本身就有著相對其他劇種較大的成本,即便本次有一小部分的學校補助,在預算上仍有著頗大的缺口。本次募資而來的基金,將用在劇場技術(包含新媒體、舞台、燈光、服裝、小道具)的材料製作,您的每分錢都能幫助我們的設計藍圖不受現實的阻礙,能讓我們的腦海中想像的演出畫面,真實而完美地呈現在您眼前。請支持我們!
我們希望除了傳統的企業贊助,更能實際透過更尊榮的座位安排、優質的周邊回饋品項,跟每個觀眾有最直接的連結,讓這次的新媒體音樂劇場製作,觀眾不只能獲得更近距離的觀戲體驗,也進一步透過周邊商品的原創生活小物,來豐富各位贊助者的生活。
資 金 分 配 圖
#
請 關 注 我 們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NUAvocal
有任何疑問,歡迎至粉絲專頁私訊小編!
對計畫還有其他疑問嗎?請見 常見問答。
認為此專案有違規或不適合嘖嘖使用者的地方嗎?請填寫表單協助我們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