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Chapter 1:另一種選擇》計畫在卓明曾經工作過的牯嶺街小劇場2樓空間進行限地創作。透過聲音、文字、物件等媒材——手寫稿、電影DVD、音檔、文件等等,使觀眾得以不同的角度窺探和認識卓明,產生或回憶特定的情緒、記憶、行為,藉此搭建與卓明的對話管道,創造個人獨特的空間敘事觀感,進而逹到本計劃試圖在作品中收集並書寫「卓明」的劇場實踐和軌跡。
![]()
![]()
![]()
![]()
出品、製作|微顯表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enter x Center 表藝整合平台
製作人|陳儀瑾
企劃、執行製作|莊郁芳
前置期檔案收集|Center x Center 微藝士團隊
🔆目前此計畫已初步獲得卓明老師親人同意。
![]()
![]()
整理表演藝術檔案並非易事。劇場的特質使得它難以被簡單地歸檔,演出的流動性、即時性,使其不同於靜態的藝術作品,難以完整保存。此外,多數劇場工作者將心力投注在創作上,缺乏時間與資源去整理過往的足跡。更現實的是,台灣的文化資源往往傾向主流與商業市場,讓許多獨立藝術家的努力缺乏應有的紀錄與重視。
然而,正因如此,表演藝術檔案的整理才更顯珍貴——它不只是資料的存放,更是一種文化的再發掘與傳承。我們不只是記錄演出,而是為未來留下理解這個時代、理解這些藝術靈魂的線索。每一份檔案的整理,都是為那些未曾被完整看見的藝術工作者們,找回他們應得的位置,讓他們的創作不只停留在舞台上,而能夠持續影響未來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