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依照現今科技的發展,會有更多人將牡蠣殼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而我們是希望在沒有任何研究幫助下使用牡蠣殼作些我們能做到對環境有益的事。
經過許多研究論文結論得知牡蠣殼製作之吸水杯墊無論在熟牡蠣殼及生牡蠣殼、各種顆粒大小、各種比例以及各個變因組合之下都比市售DIY矽藻土杯墊具有較良好的吸水效果,而且除濕過後的牡蠣殼粉若是經過烘乾,又可以再重複利用,減少環境垃圾的問題。
相關論文:
1. 中華民國第55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彰化縣彰化市南郭國民小學【水來「牡蠣」擋—牡蠣殼粉製成沙包之可行性研究】
2.國立臺南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 水產養殖技術科三年級【牡蠣牡蠣吸水墊】
3.國立台南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 水產養殖技術科二年級【牡蠣Bang杯墊】
4金門地區第60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彰化縣彰化市南郭國民小學【不「牡蠣」思議—以牡蠣殼製作吸水杯墊之可行性研究】
硅藻土杯墊與陶瓷杯墊為什麼可以吸水,最主要也是因為利用杯墊的孔隙來吸收水分的,陶瓷杯墊是由二氧化矽和其他物質等粉末組合而成,陶瓷吸水杯墊的製作需要1000度以上的高溫不上釉料來進行燒製,過程中會讓二氧化矽等粉末的原子靠得更緊密,而彼此之間留著的小縫隙,讓水得以慢慢流進來,一層一層停留在隙縫之中,變成所謂的「吸水杯墊」;而硅藻土吸水杯墊原理跟陶瓷吸水杯墊有一點點相似,但硅藻土本身是硅藻類死後,其細胞壁畫成的沉積土,利用和陶瓷吸水杯墊性質相似的多孔隙特性,讓水能滲進杯墊裡,達成所謂吸水的效果 。
牡蠣殼製品也是運用類似概念,以水泥或石膏為黏著劑,加入牡蠣殼與細沙增加孔隙,也增加吸水功效。另外由於硅藻土需從國外進口,而陶瓷土需特殊爐具高溫燒製,所以我們選用台灣自己就有的原料,牡蠣殼,來製作。成本可以更低,又可以兼具環保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