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3/06 12:48

[畫作]為什麼需要7天的時間完成一幅畫?

這是印象派的創作精神使然,畫家需要走入現場尋找、感受,甚至是某種程度的訪問,最後決定哪一框實景是足以最大程度反映現場氛圍的。況且、有時候天氣實在不怎麼給力!加上畫家都是一群龜毛的傢伙⋯

更新於 2023/03/06 12:46

[畫作]為什麼要現場創作?而不是拍照或錄影回去畫?

數位化影像的先天特性是平面的;而畫作成品最終也是近似平面的!如果直接使用照片或影片畫格來作畫,那就像加熱一份宮保雞丁一樣!它怎麼都沒辦法吃起來像辣籽雞丁。

更新於 2023/03/06 13:02

[畫作]30號畫布是什麼樣的概念?為什麼決定這個尺寸?

雖然印象派畫家都是快手,但以戶外現場創作而言,30號畫布(91cm*72.5cm)仍然是一個極限。一方面是太陽公公勸不回來,天光流逝太快;二方面是風阻太大,畫布會像風箏一樣放飛自我。

更新於 2023/03/06 17:49

[畫作]為什麼現場創作很珍貴?可以簡單說明嗎?

假設創作對象是某處的一座燈塔,經過幾天調查發現,起霧的清晨畫面最能反映象徵意義與呈現美感。於是前一晚先抵達附近,凌晨2點起床;3點就定位、打頭燈確定輪廓比例;4點管理員、海鳥家族、零星船燈出現後馬上畫下他們;5點開始看得到調色盤,準確定義畫面環境色;5點15分日出,只剩15分鐘有霧,必須馬上確定霧的區塊;6點開始畫布光照清晰,正式作畫;7點到11點,一方面要審視畫面是否符合5點30分的實景,二方面要隨時調整辨色基礎點,因為隨著陽光亮度增長,會造成用色誤差。11點15分畫面反光太厲害,左手撐傘;14點左右簽名、收傘、完成畫作,發現畫面黏了根枯草,它是當天的時間見證人。以上是大致的時間及目標安排情況。畫面內容除了美感之外,還要確保有涵蓋當天的溫度、風力、聲響...等自然條件。並且還不包括突然颳風、下雨,或者有幾個善於聊天的路人出現。下次請不要在問與答提出這麼複雜的問題⋯這沒有辦法簡單說明啊!

更新於 2023/03/06 13:43

[回饋]紀念冊內容包含什麼?

在整個計畫執行的一年之間,所有執行相關的動態,都會公開分享。紀念冊將從那些影片、照片以及文字的動態分享中,整理出每一幅畫作的相關內容;甚至包括回應動態分享的留言!你可以把紀念冊看作一整年下來的某種藝術參與筆記,而不是一本畫作的圖鑑而已。

更新於 2023/03/06 17:51

[回饋]展覽會以什麼形式舉辦?辦在什麼地方?

在執行計畫的一年期間,會在社群平台發起投票,來確立舉辦展覽適當的地理區域。展覽不收費且希望讓大家都能方便參觀,因此偏向於租借公家機構場地。展期至少一個月,讓所有贊助人都有時間造訪。

更新於 2023/03/06 13:54

[回饋] 可以用同等贊助金額,換算成另一種回饋品嗎?

可以的,只要在備註欄留言;或者在計畫完成前來信告知即可。例如贊助6000元,可以換成6條擦拭布;贊助7個990元,可以換成一幅複製畫。

更新於 2023/03/06 18:05

[畫作]最後的實體畫作會以什麼樣的條件捐贈出去?

在第一幅作品出來之後,就會廣發公文給各地美術館,並以「可以長期展出」並「製作捐贈者芳名錄」為主要訴求,來篩選捐贈美術館!在計畫執行期間,也會調查統整贊助人的意見,做出妥善的安排並確保這個計畫的初心及目標不打折扣。

© 嘖室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