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於 2021/12/01 募資結束
台灣
\
群眾集資
\
出版

《一樣?疫樣,卻不一樣 Same Same, but Different》|大馬青年刊物 出版計畫

24% 24%
目標 NT$ 80,000

累計集資金額

NT$ 19,750

  • 贊助人數:30

    不重複贊助人數:28

    30

作為「大馬青年」復辦一年來的結集,這本刊物包含了對於事物的好奇、時事的叩問,也涵括了瘟疫在我們身上留下的影響軌跡。

募資期間

2021/11/01 20:00 – 2021/12/01 02:00

專案已結束
|計畫説明|

「大馬青年」是由大馬留臺生所創辦的學術組織。

有別於一般學術組織,「大馬青年」自2020年復辦以來,持續活躍於網路平臺,以大學生的視角投入各種議題探討;而在實體活動上,亦透過不同集會遊行的參與、講座、讀書會等展開討論。在這座看似一樣,卻又不一樣的島嶼上,以微小的力量影響社會。

然而網路的資訊始終是碎片化的。刊物的製作,除了一年來的結集,也透過新增內容,以時代性的主題將之相扣,呈現出網路世界無法勾勒的圖像。

當我們翻開這本刊物,投入的不只是更完整的閱讀世界,也站上了認識臺馬關係的最佳位置。



|刊物主題|

《一樣?疫樣,卻不一樣 Same Same, But Different》

直譯自「Same same, but different」這句在東南亞甚為流行的俚語,指的是「好像差不多,其實又不太一樣」。成長於大馬的我們,在思想追求最旺盛的階段來到臺灣,經歷了世境的轉變、土地的遷移,在世界級瘟疫的影響下,看似一樣的我們,是不是有哪裡不一樣了?


|刊物內容|

【一樣?疫樣,卻不一樣】 ·  封面特輯

生長於馬來西亞 ,我們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下吸收養分;生活於臺灣,我們走過時序的變遷,以不同的身分在這裡發聲;而在過去一年的瘟疫襲擊下,我們是否發生了什麼變化?


一樣?
▮ 言論自由:淺談大馬社交媒體的言論自由邊界 
▮ 族群平等:公平與平等及族群衝突與和解
▮ 「標準華語」還是「羅惹華語」?馬來西亞華語的矛盾與焦慮
▮ 深埋在大馬公民的種族梯子 —— 談印裔的疏離與邊緣化

疫樣
▮ 面對疫情衝擊,舞臺的經營如何適應與轉變
▮ 從留臺馬來裔的視角,看臺馬兩地的疫情政策應變
▮ 白色巨塔內的悲歌:臺灣醫療體系的防疫應對

卻不一樣
▮ 大馬留臺生也有馬來裔!他們作為少數族群的在臺適應
▮ 當代馬來西亞各旅臺同學會的發揮作用
▮ 馬來西亞旅臺僑生問卷調查
▮ 談同志議題 —— 我們國家沒有這類東西


【名家專欄】 ·  不同領域的人物觀點
透過各個人物的獨特視角,我們透過文字去看見世界的精彩。

▮ 如果有文學啟蒙的話 —— 馬尼尼為
▮ 分析時事類的知識型網紅,未來可能會取代傳統媒體! —— 郭朝河
▮ 持續的理想:「大馬青年」及其時代的意義 —— 葉福炎
▮ 浩瀚股市,人生旅程 —— 黄詝瀚
▮ 馬來西亞公民社會及其限制 —— 馮垂華
▮ 局外人的惡 —— 陳奕進
▮ 給首相的一封信 —— 周兆鴻


【停駐 x 漂流】 ·  旅臺人物專訪
漂流和停駐的過程中,總有精彩的故事發生。我們來到臺灣,或是為了追尋生命不一樣的色彩,也可能是因為...... 

▮ 不用再說謊,在異鄉畫出一片色彩的同志插畫家 —— 專訪均勻
▮ 專訪soya手癢計劃:從留臺生到全職YouTuber,新世代的夢想職業
▮ 專訪《還有一些樹》導演廖克發:電影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 專訪藝術工作者區秀詒:透過距離,看見更深邃的家鄉輪廓


【文藝叢】 ·  不同角落的文學世界
「大馬青年」復辦一年來,長期提供了文學創作的平臺,在這裡,文字是一座不被玷污的叢林。 

▮ 在他方生活 —— 鄧觀傑
▮ 失語 —— 劉愷旋
▮ 海上遊魂 —— 陳淀心
▮ 活著的人 —— 上官宇恒
▮ 零外勞 —— 王晉恆
▮ 對,我是臺灣人 —— 林慧熒
▮ 長往 —— 麥騫洺
▮ 阿嬤的五月 —— 汪卉婕


【臺馬對話】 ·  三組臺馬人物的精彩對話
透過三個領域、六個人物的視角,帶領我們看見飲食、音樂、以及教育,在臺馬兩地發生的景象。

▮ 池先生 & 陳靜宜 —— 廚師與作家的交錯視角,品嚐
大馬美食在臺馬的發展演變
▮ Alena Murang & 黃子軒 —— 當音樂取代了語言:從南島語系與客家語,聽見臺馬音樂交匯
▮  王麗蘭 & 黃偉雯 —— 你在那裡當校長,我在這裡當教授:跨國界的教育投身

|刊物規格|

共計 200 頁

尺寸:B4
內頁為雪銅雙面彩印
裝訂:穿線裸裝

*因刊物仍在編製中,最終規格或有些許調整


|刊物製作時程與募資目標|#




|販售通路|

▮  預購
時間:2021.11.01 起
平臺:嘖嘖募資平臺
地區:臺灣
性質:享有多種優惠方案與贈品,刊物預計於 12.20 寄出

▮  訂購
時間:2021.12.04 起
平臺:訂購連結將於「大馬青年」粉專 & Instagram 公布,請密切關注
地區:臺灣、馬來西亞
性質:享有小額優惠,惟不提供贈品。售價將於粉專公布


|內容搶先看|






|我們是誰|


▮  我們的過去 
「大馬青年」創辦於1983年,由一群活躍於臺灣的大馬留學生所組織,提供一個發表學術論文、文學創作、言論文章的平臺。

▮  我們的定位
「言論建國,學術報國」是我們的理想實踐。希望藉由旅居臺灣的觀點出發,透過文字與行動來落實自身的社會責任,並提高公民意識、文化藝術等的素養水平。

▮  我們的期待 
來到2021年的網路時代,我們嘗試挖掘不同載體下的知識。刊物的製作,是希望跨出網路的局限,在線下發揮一個更強大、屬於當下時代青年的聲音。


風險與挑戰

感謝閱讀到這邊的你!最後有些事項要告知你:

倘若實體刊物募資計畫宣告失敗,將改出版《大馬青年》電子刊物。
若因不可抗力因素、或因配合協作第三方的時程安排影響,團隊將於粉專上公告延後商品寄送,同步於計畫更新中發出公告,並會與贊助者聯繫。

退換貨規則

若刊物在未使用的狀態下發現有瑕疵或缺漏,可聯繫「大馬青年」,我們將協助進行退換貨處理。退換貨時產品須以未使用狀態寄回,若有使用痕跡,團隊有評估是否接受退換貨的權力。

客服聯絡方式

認為此專案有違規或不適合嘖嘖使用者的地方嗎?請填寫表單協助我們檢查。

NT$ 350
已被贊助 22

一人獨享書中趣(NT$350)
→ 刊物 x1
→ 隨機附贈「明信片」一款 x1
→ 精緻鑰匙圈 x1

▮ 95折|一人現省 NT$20
▮ 募資限定方案
▮ 臺灣本島皆含運費 NT$40

  • 臺灣本島免運
calendar_today 預計於 2021 年十二月實現
NT$ 900
已被贊助 3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NT$900)
→ 刊物x3
→ 隨機附贈「明信片」一款 x3
→ 精緻鑰匙圈 x3

▮ 9折|一人現省 NT$30
▮ 募資限定方案
▮ 臺灣本島皆免運費

  • 臺灣本島免運
calendar_today 預計於 2021 年十二月實現
NT$ 1,400
已被贊助 3

二加二等於五?(NT$1400)
→ 刊物 x5
→ 隨機附贈「明信片」一款 x5
→ 毛氈口罩收納盒 x5

▮ 85折|一人現省 NT$50
▮ 募資限定方案
▮ 臺灣本島皆免運費

  • 臺灣本島免運
calendar_today 預計於 2021 年十二月實現
NT$ 2,500
已被贊助 2

獨樂樂不如十人樂(NT$2500)
→ 刊物 x10
→ 隨機附贈「明信片」一款 x10
→ 毛氈口罩收納袋 x10

▮ 75折|等同買四送一
▮ 一人現省 NT$80
▮ 募資限定方案
▮ 臺灣本島皆免運費

  • 臺灣本島免運
calendar_today 預計於 2021 年十二月實現

© 嘖室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