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成長生活的你(妳),是否曾聽過那些晦暗模糊的故事,老一輩流傳告誡的詭異傳說,曾幾何時已逐漸被人們遺忘,或甚至已經不為人知,這次你(妳)們將身歷其境,試圖尋找那些塵封已久的故事篇章,在那無法考據的廢棄村落裡,探索曾經在此肆虐作祟的駭人真相,切記,當你(妳)面對黑暗的時候,黑暗也正在看著你(妳),數到十,遊戲即將開始!
究竟是鬼抓人?還是人抓鬼?#
怎麼辦,該往哪走?月光將廢村映的慘白,冷風吹拂盡是難聞的霉味,巷弄深處還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往事?聽!漆黑盡頭,那是風聲還是誰的泣訴…….
那盞忽暗忽明的掛燈,懸在哪戶人家門前,生鏽的香爐早已黯淡無光,蛛絲沿著殘破腐敗的木梁蔓延,房裡晃動的黑影,正在對誰招手……
屏住氣息,注意腳步,若身後有聲音喚名,無論如何,千萬別回頭……
《鬼抓人》遊戲核心-互相陷害還是團結一致
在《鬼抓人》中,玩家將扮演具備不同專長及特質的實境秀參賽者,在廢棄村落中尋覓獲得百萬獎金的機緣,他們將遭遇各式各樣詭異的突發事件,玩家得依照情勢判斷,當前需要協調合作還是密謀陷害,或是交由命運擲筊決定,甚至做出影響遊戲走向的重大抉擇,究竟最致命的是人心險惡還是未知的魑魅魍魎,鬼才知道!
以在地文化發想而成的遊戲元素
我們在設計《鬼抓人》遊戲裡的每一個環節及物件,都運用大量的民俗元素和在地文化進行包裝,像是功德箱、擲筊等,讓任何玩家在進行《鬼抓人》遊戲時,都能間接體驗到台灣傳統文化的絕佳風貌。
可以玩的故事:事件卡
讓玩家在毛骨悚然的故事裡,身歷其境並走出屬於自己的結局,是我們在《鬼抓人》中想呈現給玩家的重要遊戲體驗,藉由上百種台灣民俗傳說和鄉野異聞的隨機開展,依照玩家在廢村裡探索的區域,以及危險程度區分成「黑」與「白」,讓玩家在每一次的遊戲過程中,享受未知的刺激感,進而更深刻認識那些發生在你我身邊,屬於自己家鄉的經典恐怖故事。
心願未了的紅包袋:冥婚
早期台灣父系社會中,家中未嫁女性不得祀奉於祠堂,民間稱這種未婚及亡的女性稱為「孤娘」。
傳說,無香火侍奉的孤娘,執念太深會積怨成鬼,令家中不得安寧。這時家族就會將鈔票、「孤娘」的指甲頭髮、以及生辰八字等物裝在紅包袋中,放置於道路上,等待路過的男性拾起,再一擁而上喚其「姊夫」、「姑丈」、「姨丈」等名諱,迫使男方迎娶,以求孤娘有人祭祀、安撫亡魂之效。
在遊戲中,你也有機會迎來一段「良緣」,這會是時運不濟抑或是天賜良機?善緣、惡緣,終將由你抉擇……
「心願未了。」她在你的耳後低語。
白腳蹄過棺材:詐屍
民俗葬儀中,存在著「守靈」儀式。靈堂被布置的燈火通明,哀戚夜色下,不眠的人們像是在等待著什麼。所謂守靈,究竟是要守護亡靈不受什麼東西侵擾呢?
傳說初死之人,魂未離身。此時若有黑貓跳過棺材,受沖煞的屍身會一越而起,有如復生一般開始活動。 然而,「詐」是為假,詐屍而起的屍身並非真的復活,不但毫無人性,還會如同野獸般嘶咬大鬧。為了不讓過世親人的遺體受到此等褻瀆,才有了守靈的習俗。
在廢棄村落裡,一切事物都被遺留下來,靜待一個適當的時機。靜待貓兒生出了白掌,繞過傾頹墳丘,從深鎖古棺頭一越而過之時……
無常的人生、無奈的選擇:參賽者
*此為部分角色展示圖,其他角色將在粉絲頁陸續公布,正式出版後將會更加精緻
在創造這些角色時,我們希望呈現出台灣人口老化以及城鄉失衡的現狀,並且賦予虛擬角色,承擔著現實中的人生包袱,注入在地感十足的鮮明靈魂,呈現出老婆婆、遊民、中年賭徒以及鑰匙兒童、工頭、女高中生等多元的角色,他們來自不同的環境,擁有不同的人生經歷,懷抱著善念與惡念,在慾望裡將催生出怎麼樣的結果?是不堪入目的惡行,還是默默助人的善舉,一切將由你(妳)們選擇。
參賽者們躍躍欲試,等待一展長才的絕佳時機!
冥冥之中被注定的下一步:擲筊
「筊杯」是一種傳統的占卜工具,藉由擲出後隨機產生的狀態,來探測神鬼之意,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桌上遊戲,都會依靠骰子來決定機率,在《鬼抓人》遊戲過程中,玩家將高頻率使用數枚硬幣來進行移動,或是決定事件的發展與結果,若要做出一款台灣民俗文化的桌上遊戲,我們認為硬幣才是最好的載體。
善惡交織的過程與選擇:陰陽魂#
廢村中深藏許多還未曾被發掘、探勘的詭異事件,參賽者在事件過程中所做的抉擇,都將在未來中埋下牽動整體遊戲的因果報應。
善行、惡行,皆以「魂」的意象呈現,在曾經發生事件的地方殘留下來: 「陰魂」黑氣環繞、包裹著一縷純白的核心,表示此地令人發毛的過往、自私自利的詭計、或是不道德的交易。 「陽魂」白光煥發、包裹著一縷漆黑的核心,紀錄了那些互助合作的義舉、慈悲濟世的神蹟、或是立意良善的決定。 我們在設計「陰陽魂」指示物時,參考了太極圖像中黑內有白、白內亦有黑的概念,一面為陰、一面為陽,一魂兩面、互為表裡,依據玩家的抉擇,甚至有顛倒陰陽、一舉翻轉遊戲走向的可能性。
桌遊規格#
玩家人數:3-6 遊戲時間:40-60分鐘 適合年齡:18歲以上 遊戲類型:情境體驗、冒險探索 完整遊戲規則:https://reurl.cc/j5mzn
*此圖為測試樣品僅供參考,一切以更加精美的實際產品為準。
桌遊物件
電視牆圖板1片 功德箱1個 攝影棚板塊1片 地圖板塊42片 妖怪巢穴板塊5片 白魂巷弄卡20張 黑魂巷弄卡20張 白魂房舍卡20張 黑魂房舍卡20張 福利社卡5張 廢棄集會所卡3張 人物立牌6個 妖怪立牌8個 陰陽魂指示物60個 參賽證6張 硬幣3枚 說明書1份 妖怪圖板5張 *此圖為測試樣品僅供參考,一切以更加精美的實際產品為準。 *此圖為room桌遊店協辦《鬼抓人》試玩會,部分物件為測試用僅供參考。
《鬼抓人》製作者群介紹#
文化的保存,必須建立在重複的創新以及再利用#
如果傳說故事只存在文獻書籍之中,被動的等待有心人翻閱,那麼故事其實早已死去,試想再過多久之後,已經沒有人知道是誰在半夜裡咬掉你的小指頭、還是路邊紅包裡的未了心願,曾幾何時,吸血鬼害怕陽光都比林投姐的泣訴,還更加廣為人知。
消失的在地文化要如何保存和延續,我們認為與民俗中的「借屍還魂」有著相同的概念,若能將失落的篇章賦予在桌上遊戲這種新載體上,透過遊戲來進行一次次的對話與聆聽,這些屬於台灣在地的小故事,就能夠以嶄新的面貌再次登場,人的記憶和溫度,才是保存文化資產最佳的方式。
*圖左上一為福錦堂發起人廖年偉先生,左下一為廖年賡先生口訴井的傳說故事。
當我們在雲林縣二崙鄉來惠村,進行田野訪查時,拜訪福錦堂發起人廖年偉先生以及當地多位高齡耆老,發現他們口中所說的故事,已經鮮少在書籍上記載或流傳,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太確定故事的原貌,訪談尾聲他們有些感嘆,已經多久沒有再講述這些故事。
這些重要的文化資產,少了下一代設法延續,它們還能存在多久?乾兒子工作室衷心的邀請各位一起加入,參與這項傳統故事再創作的桌遊計畫,讓屬於這片土地的故事,繼續在這片土地上開花結果。
集資達成,內容物解鎖大爆發!#
確定製作! #
謝謝各位乾爹、乾媽,乾兒子工作室將全力以赴即刻動工!
明信片隨盒附贈!#
謝謝各位乾爹、乾媽,乾兒子工作室將新增兩種樣式《鬼抓人》主題明信片並隨盒附贈1張。
指示物升級!#
謝謝各位乾爹、乾媽,乾兒子工作室將全面升級參賽者指示物為2D紙板立牌。
擴充新角色!#
謝謝各位乾爹、乾媽,乾兒子工作室將直接擴充兩名參賽者,柔道少女、肥宅。
擴充新怪談!#
激動的千言萬語仍不足以表達感謝,我們將直接擴充2則怪談,紅衣小女孩、虎姑婆,每則怪談皆配備4則專屬事件卡及一個全新遊戲機制。
整體美術升級!#
激動的千言萬語仍不足表達感謝,我們將不惜成本將美術質感全面升級,為所有事件卡繪製一張精美彩圖。
極機密超級大升級!#
若能有這一天到達,乾兒子工作室將陸續開放給各位最超值的大回饋。
翻譯推廣計畫#
朱璽叡 淡江大學西洋文學助理教授
大多青少年都認識波西·傑克森,小孩子對艾爾莎朗朗上口,現今歐美電影、西方故事等題材作品,強勢的佔據了台灣目前的休閒娛樂環境,新一代的年輕人卻也迷失在錯亂的文化裡。台灣有很好的文化基石,只是未曾被完美的包裝、良好的創作及運用。這一次《鬼抓人》桌上遊戲,將以大量的傳統軼事、文化典故,與你切身的在地故事寫入遊戲中。這套桌遊以台灣文化本身的故事為創作創作方式,呈現出像是冥婚或是鮮為人知的送肉粽等儀式,而我也非常期待能參與翻譯《鬼抓人》桌上遊戲故事,把這個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故事推向國際,讓更多人能了解屬於我們的鬼怪軼事及其文化。
對計畫還有其他疑問嗎?請見 常見問答。
認為此專案有違規或不適合嘖嘖使用者的地方嗎?請填寫表單協助我們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