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次桌遊主題曲:12/14 一起聆聽「一九四五」
每個時代,都有傷心的事,和受苦的人。這首歌是滅火器樂團主唱楊大正實際玩過遊戲後,以「音樂家」角色為靈感寫出的歌。描述在大時代的動盪之下,即使痛心,仍舊奮力起身,守護所愛之人的心境。歌曲將於12/14首播,敬請期待!
【集資限定】解鎖達標!追加「紅蜻蜓、白蝴蝶」和紙小物
你聽過親人過世後,會化作昆蟲回來探望家人的傳說嗎?我們透過精緻日本和紙「銀羽」,傳達當時的祈福心意。
紅蜻蜓離開,白蝴蝶回來
當時出征的神風特攻隊員被稱為「白蝴蝶」,當時,悲傷的母親會對即將前往戰場的兒子約定,如果不能回來,要化為白蝴蝶回家,讓媽媽見最後一次面,而作為神風特攻的飛機也被叫作「紅蜻蜓」,日本有一首傳唱已久的民謠同樣叫做紅蜻蜓。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便有一個片段是演唱此曲。
在遊戲中,白蝴蝶指示物代表起始玩家,紅蜻蜓則為回合指示物。前者代表開始,後者象徵逐漸邁入終局的結束。這二款紀念小物皆用日本和紙「銀羽」為紙材,質感高雅,表面飄逸不規則的銀色羽毛,希望透過這個折紙小物,傳達對戰爭的省思、和平的可貴。
《高雄大空襲》x 韋宗成:林默娘傳說再現,這次不只媽祖接炸彈
二戰期間,台灣從南到北都曾記載:空襲時天空中出現一位神祇接住落下的炸彈。舉凡萬丹萬惠宮、鳳山媽祖廟、安平開臺天后宮、朴子配天宮、北港朝天宮、新社九庄媽、埤頭合興宮、台中南屯萬和宮、松山慈祐宮、 蘆洲湧蓮寺、汐止老街以及西拉雅族神話都有相關傳說。
在《高雄大空襲》中,玩家角色各有不同的信仰,只要經過信仰的宗教建築,累積的不安會大幅降低,而媽祖、聖母及大物主,都確定經由韋宗成老師的妙手繪入遊戲。在危急中可運用信仰的神蹟卡,便能夠擋災一次。不論傳說為何,我們都樂見土地的專屬記憶透過各種方式延續傳承。
創作的三年間,一路與英雄們並肩
在《高雄大空襲》《台北大空襲》開發過程中,我們結識了很多夥伴,也都變成一起打拼的好朋友。
製作人 KJ 的爸爸是台北人,媽媽是高雄人,而畫師 Nuomi 諾米 的家庭,世代都住在瑞芳。遊戲設計小鄧的爸爸是生在馬來西亞的華僑,設計師柏燁是苗栗客家人,團隊成員也有來自台中、彰化,以及排灣族裔的夥伴。這個小小的團隊,就像是台灣一樣,族群多元,要獲得勝利唯有團結。
懇請分享給有興趣或還在猶豫的朋友:https://zecz.ec/2PMv9c2
這不只是桌遊,你也不只是玩家!
因為有各位一路以來對迷走工作坊的支持,讓我們這次有著更巨大的動力,全力投入開發《高雄大空襲》。我們製作的每一款遊戲都帶領我們成長,謝謝一直支持我們的玩家們,過去你們帶給我們的機會,我們將榮耀獻給你們,謝謝!
懇請分享給有興趣或還在猶豫的朋友:https://zecz.ec/2PMv9c2
© 嘖室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