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介紹完了地牛,這次就來介紹60萬解鎖的另一隻妖怪「虎姑婆」吧!
「好久好久的故事 是媽媽告訴我
在好深好深的夜裡 會有虎姑婆──」
虎姑婆的故事或兒歌,相信對於從小在臺灣的大家,想必是不陌生吧。
雖然虎姑婆的故事是漢人從中國帶過來的。不過虎姑婆在長久的時間裡,在臺灣裡流傳、衍生出臺灣才有的變體。就這角度來看,虎姑婆也能算是臺灣妖怪文化的一部份吧?
像是德國學者艾柏華(Wolfram Eberhard)在臺北市古亭區訪查,就採集到了兩百四十一種虎姑婆的故事。如果來個全臺灣普查,究竟會多出幾百、幾千種變體,小編都不敢想像了。
在目前已知的變體故事裡,劇情的走向大致相同,但小地方卻又有所不同:
像是故事中的孩子們是姐妹、姐弟,還是兄弟?虎姑婆有沒有要求將椅子換成大甕好藏住祂的尾巴?虎姑婆晚上喀滋喀滋吃著的宵夜究竟是花生米、脆麻花、黑豆、生薑,還是其他零嘴?
有些甚至連結局都有所不同。除了倒熱油或熱水把虎姑婆燙死之外,還有向路過的賣貨郎求助後獲救,或是飛到天上去當月亮逃離虎姑婆的情節。而虎姑婆除了死後變回虎的原形,也還有屍體化為蚊蠅等害蟲繼續作亂,甚至只是狼狽逃跑的版本。
而這類型的故事也不僅僅只在漢人社會裡出現。臺灣原住民族群也流傳著情節相似的故事,只是故事中的妖怪主角被代換成了別的妖怪。
在排灣族的傳說裡,「薩力苦」或「鐵布魯布倫」曾趁著某對兄弟的父母不在時闖入家中。祂雖然吃掉了弟弟,但卻被逃到樹上的哥哥用熱豬油給殺死。而在《臺東卑南族口傳文學選》裡頭則收錄了一則〈熊外婆〉,除了老虎被換成了熊以外,幾乎都和虎姑婆幾乎如出一轍;另一則〈妖怪的故事〉則是妖怪吃掉了熟睡的弟弟,哥哥逃到田裡向母親求救,但回家查看時妖怪卻不見了。《臺灣花蓮賽德克族民間故事》則收錄了太魯閣族的〈吃小孩的惡魔〉,雖沒有說明惡魔的來頭,卻依然有從樹上潑熱油燙死惡魔的情節。
這些彼此相似的故事,到底是獨立發展出來的,還是族群間互相交流過後的結果呢?
這就有待學者後續的研究了。
【召喚條件】熱油、吃人、死亡、樹
【能力】 「咬你的小指頭」:指定1名角色,抽取1張手牌,並恢復自身1點精神。
現在募資金額已經突破了70萬大關,就讓我們一起期待80萬的《說妖》主題音樂吧!
© 嘖室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