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溫柔革命」贊助者、追蹤者及連署者們:
「溫柔革命」集資計畫上線的這段日子以來,陸陸續續有朋友給予我們關心和鼓勵,但同時也有許多困惑的聲音,對我們提出了疑問。
很感謝大家願意關注到這個計劃、以及在提問中呈現的對團隊的期許。這些疑問也讓我們發現,過去忙於四方奔走的過程中有許多事情還沒有好好的跟大家說明清楚,讓大家擔心,我們覺得十分抱歉。
我們或許做得不夠好,但從來沒有放棄展開計劃的初衷。 也就是用設計,讓性別教育進入到更多人的生活中!
推廣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困難。社會多數人對於性別教育本質、與推廣性別教育時會遭遇的障礙的陌生,也讓很多人好奇甚至質疑:「為什麼學校有教,我們還需要這套書呢?」
這次,就讓我們來回應大家的疑惑,並分享我們在執行計劃時的想法吧!
Q1:你們出來募捐為什麼不用公布明細呢?
A1:其實溫柔革命計畫並非募捐性質,而是群眾集資專案!
集資成功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內容製作期,我們會將套書和回饋品寄送到贊助人手中!如果有些贊助人指定捐贈給其他單位,比方說學校、或是圖書館,我們都會寄送過去!
這並非募捐,而是具有對價性質的交易。或者可以理解成一個提前很多的預購。
我們希望贊助溫柔革命的人是因為認同這套書的內容能對社會帶來價值,也相信這個集資計劃的推動是有益於推廣性別意識的作為,所以用預購這套書的方式來支持我們!
Q2:為什麼要集資呢?
A2:其實我們最初的構想,是希望製作出一套台灣原創的性別書,讓一般民眾都能經由有趣的內容安排,去接觸、了解到性別教育。 過去兩年間,臺灣吧和圖文不符都在商業之餘,持續產出知識相關的內容並公開在網路上。但是,考量到性別教育的議題涉及的層面太深太廣,除了需要設計規劃的單元很多,我們也需要有相關的學術資源來支持我們將這個計畫完成。
除了製作內容的期間大量投入經營人力,公司經營上會面臨資金困難;同時我們也希望能集中火力製作這套書,讓這個議題能被更多人看見,最後我們決定以集資的方式來進行。
如果不幸集資失敗,依照群眾集資 All or nothing 的原則,款項也會透過嘖嘖全數退還給大家,過程中的資源花費,都將由溫柔革命團隊自行負擔。
Q3:集資金額為什麼需要六百六十萬呢?
A3:我們一直在想,到底集資需要多少金額,才能將這個計畫真實的帶出螢幕,走進社會。 溫柔革命計劃所要產出的是 400 頁以上的圖文,還有 15 支教育性動畫。另外也包含了補充知識手冊和學習單設計。 集資的門檻(660 萬)除了包含了截至目前為止的動畫設計、內容調研、計劃執行等前期費用,以及後續將近一年六個月的人力投入,設計成本、印刷成本、回饋品成本、內容規劃與學術諮詢費用外,也包含了行銷推廣與經營社群的成本。 在台灣,大家認定每個用心的設計背後所需的成本,究竟是多少呢? 根據我們目前的估計,660 萬只是讓我們三家公司能在免於倒閉的情況下執行專案。 怎麼說呢?
目前這個專案的固定成本如下:
計算固定成本之後,這樣總和已達 64%,剩餘 36% 的資金可供書籍與影片的設計。
也就是說,如果計劃只是壓線達標,那溫柔革命的內容設計費用,就只有 237.6 萬;237.6 萬看似不少,但要做出 400 頁以上正確又有趣的資訊圖文,再加 15 支3-5分鐘的性別教育影片。我們必須承擔非常大的壓力,才能將套書平安的製作完成,並送到大家的手裡。
或許大家對設計行情並不熟悉,這邊提供基礎的行情表給大家: 黑秀網,2015台灣商業設計行情表
我們將 237.6 萬除以 400 頁計算,在不算完稿費的情況下,每頁的製作費用為 5,940 元,甚至低於設計行情中最低價格,而且這還不包含設計製作前的企劃、研究調查等費用。
光是「設計」這一項,就已經用去了所有預算,而溫柔革命除此之外還將推出 15 支動畫影片、學習單與小冊子等等。
簡單來說,如果以正常的製作行情來看,這筆錢是絕對不夠使用的。但參加溫柔革命計劃的三個團隊,都會以團隊內的人力執行計劃,同時支付各自團隊人員在計劃執行中合理的薪資,絕對不會剝削參與計劃製作投入心力的人。
660 萬元這個數字,是溫柔革命團隊在力所能及(也就是不要做了案子公司卻倒閉了)的範圍下,還是必須設立出來的門檻。
在即使集資達標,也會虧本的情況下,我們希望集資結束之後可以正式出版,並藉由後續的銷售,來達到損益兩平,以對我們的同事與投資人負責;儘管在目前的市場狀況來說,這套書要熱銷的機率並不高。
然而,正是因為我們知道這件事不容易,所以才想用一部份團隊自身的資源和承擔風險,為社會出一份心力來努力達成。
如果集資沒有達到這個門檻,計劃終究是無法實現。即使集資成功,若任何贊助者在集資過程中對我們有所疑慮而不願意支持,我們也會無償將款項退還給您。
我們並不希望大家認為 660 萬很貴,因為正是這樣俗稱 cost down 的思維,讓台灣的原創與設計一直停留在代工時期,只願以便宜的價格依賴進口,鮮少人願意出大筆資源執行高難度的製作,獨立設計的教材質量也難以提升,往往要依靠志工或相關單位募款來支撐。
過去,台灣整體社會對於性別教育的疏忽與漠視,讓許多知識停留在少數的同溫層中,即使許多相關團體努力推廣,仍受到外部原因、資源限制與溝通方式所限,不易真正擴散出去,創造循環,形成善意的性別意識。
這就是我們希望透過溫柔革命計劃所實現的,如果成功固然可喜,也期待即使計畫失敗,也能拋磚引玉,讓更多人願意重視這個議題。
Q4:你們是性別教育方面的專家嗎?如果不是,怎麼能出這套書呢?
A4:溫柔革命這個計畫,是由擅長資訊設計的圖文不符,和擅長引發學習動機的臺灣吧攜手製作。我們不是性別領域的專家,但是我們最擅長的,就是將艱深的學問與知識,用一般人都能理解的語言,翻譯、傳達給社會大眾。這套書的設計,我們也是秉持著用設計改變社會問題的思維,希望藉由完善的研究計畫,進行資料蒐集、研究、問卷、採訪等流程,一步步將內容做有效率的整理!
同時,每個主題和內容,我們都會請專家學者或長期耕耘議題的顧問進行試閱與勘誤,在這個部分,我們從二月起就已經邀請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幫忙給予學術支援,也得到了相當多的建議與指點;事實上,大家現在看到的集資頁面,以及特定的重要貼文,都是先寄給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並經過彼此討論與修改後,才正式刊出的。
未來,我們也會持續廣邀各界專家、意見領袖與第一線教育人員,以確保在研究過程、文本推薦與內容監修上都能符合性別平等教育法的規範與原則。
Q5:這套書的主題是怎麼決定的?
A5:這套書大部分的主題,是溫柔革命團隊在研讀過相關資料,參考許多國家的教育理念後,根據台灣社群方面對於性別議題的回應中所反映出的問題,來加以擬定的。
溫柔革命的主題和目標是由團隊成員一同討論規劃,而書籍部分的企劃與製作是由圖文不符所規劃、影片部份則是由臺灣吧進行製作。
我們希望結合過去經營社會議題上的經驗,用與傳統性別教育的講述方式有所不同的方式找出切入點,喚起更多人的注意和促進世代間的交流,同時也為長久以來苦於「沒有好用好吸收溝通素材」的性別教育推動者提供更完整方便的工具。
因目前集資尚未通過,團隊尚未有資源來安排企劃人員進行更長期深入的研究,但在初步主題籌劃上,都有請教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的意見,如有疏漏的部分,按照執行計畫,應該會在之後內容規劃的過程中,通過討論與顧問資源逐步修正,未來也歡迎大家提供我們相關的意見。
這個計畫的初衷,是用知識化解對立,用教育帶來理解與尊重,減少社會上的許多傷害與誤解。未來若募資成功,我們會努力朝這個初衷邁進,所有內容的後面也會附上參考資料,供讀者參閱。
但現在專案是否能進行都還不確定的階段,我們並不願意隨便提供未經研究過的資料與內容,因為不夠嚴謹的內容反而很可能對社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Q6:你們不是公益團體嗎?怎麼可以有營利行為呢?
A6:執行溫柔革命計畫本身的性質比較近似於「社會企業」。 我們透過自主經營,讓財務與經濟上能夠永續經營,並實踐企業的核心目標,為社會帶來正面回饋與改善社會問題。
我們並非透過捐款、勸募而成立的公益組織或非盈利機構,而是紮紮實實地透過自身的專業來維持理念與企業的運作,所以是透過商業運作而存在沒錯!
您可以參考以下連結,來進一步了解社會企業的概念喔! 〈社企流:社會企業的基本概念〉
Q7:如果集資沒過,會怎麼樣?
A7:我們三家公司都已經營運超過兩年,也有各自的業務,是在一些契機之下,才決定在一起執行這個專案,其實有很大的成分是機緣巧合。
如果這個專案不過,我們還是會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為社會盡一份心力,不用太為我們擔心!大家還是可以常常來我們的粉專和頻道看我們喔!
圖文不符 https://www.facebook.com/simpleinfo
臺灣吧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dio
貝殼放大 https://www.facebook.com/backerfoun……
Q8:為什麼學校就有教,我們還要支持溫柔革命?
A8:主要還是因為學校沒有足夠的資源提供社會所需的性別教育。雖然性平教育法通過之後,學校每學期應有至少 4hr 的時數,將性平課綱融入一般的學科中。但是在 2014 年《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中,探討到許多台灣性別教育面臨的問題,簡單整理如下:
1. 現今的性別教育雖然有許多的相關書籍,但卻不易普及,也難以接觸:大多是開在大專院校,但是很多性別的相關教育都不是由專業系所所執掌,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以下階段的教育,也有許多教學面的不足之處
2. 缺乏連貫性的思維,與批判性思考的培養
3. 欠缺教材與教學策略
4. 面對升學壓力,教育現場是否有採取教學行動的意願
5. 教師是否對多元性別有正確認知,還是只是挑選出自己認為的性平教育給孩子
6. 政策希望推動的性別教育的角度,到了實際執行面有落差
7. 普遍缺乏專業的性別教育課程
8. 由於保守團體的反對勢力,導致教育者在教學上抱有遲疑的態度
9. 師資培訓課程缺乏性別教育訓練
(資料來源可參閱該書P.217-P.222)
性別教育包含的內容其實相當相當的廣,由性別所延伸的性教育、情感教育、身體界線、衛教觀念與社會關係,其實都是伴隨每個人成長,終生都需學習的課題。但因為過去性別教育的缺席,社會上不斷衍生許多問題,最常見的性別暴力、恐怖情人、性別性向歧視等等...都讓同樣的悲劇在不同角落重複上演。
在多方的洽談與研究之後,我們認為,一定要有一套完整的架構與論述,才有可能讓性別教育更為普及,進而影響整個社會。 我們希望能用群眾集資的方式,匯集資源來做更完整的作品;想通過這次計畫,一次讓小朋友、年輕世代和長輩都能擁有相應的閱讀資源,也希望藉此把這個議題推廣給更多的人。
大家可能認為集資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其實,推動「性別教育」這個主軸相較於社會上對更為辛辣的議題事件的討論而言,並不是這麼受到大眾關注。 因此,想將性別知識普及的這段路,諸多前輩以及我們都走得很辛苦。雖然不知道能走到哪裡,我們仍想在自己所能及的範圍努力到最後。
謝謝大家的關注,我們會繼續努力!
© 嘖室股份有限公司
請問這性別書會出嗎?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