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平權系列講座,我們邀請到臺北市議員
苗博雅,和苗栗在地議員
曾玟學,來和我們分享生理性別、性別氣質、性傾向這些因素背後的刻板印象,對政治工作的影響,以及近兩次選舉中,政治生態組成的變化。
講座一開始,同時具同志身分的苗博雅議員即和我們分享,她在投入政治工作之後,和先前的社運經驗相比,對於該如何順利傳達性別平權理念,在溝通的順序和方式上有一些不同和考量。
▌在倡議之前,先建立信任基礎。#
對選民來說,他們是先認識這個人,才會進而了解他的政見和立場。因此在傳達理念之前,要先建立信任基礎,即使遇到不友善的回應或攻擊,也不要引發衝突,盡可能留下正面的印象,因為
個人的形象某個程度其實代表了你所支持的理念,會間接地影響他人對議題的看法。
▲「這聽起來有一點鄉愿,可是這是臺灣社會的現實:他們覺得我是一個好人,他們就會更願意關注我的幸福,他們就會更願意聽我在講什麼政策理念。」苗博雅如此說道。
雖然作為一般公民的我們,正面的個人評價並非發聲、倡議的先決條件,不過
若是想長遠地、紮實地影響身邊的家人、朋友,或者生活上會碰到的街坊鄰居,
從形塑一個值得信任的觀感開始,仍是一項重要而有效的方式。
接著下來,曾玟學議員針對候選人與當選人其性別、年齡、學歷等特性,整理了近兩屆地方民意代表參選情況與選舉結果,為我們分析年輕的候選人或者女性候選人,是否真的佔有優勢。
結果顯示,
即使非六都地區在年齡、性別、學歷等特性組成上,都與六都地區有明顯的差距(非六都地區當選人年齡較高、男性居多、普遍學歷不高),不過比較近兩屆的變化,整體參政情況仍有朝年輕、具專業學識與性別比例均衡的方向推進。
此外,有關婦女保障名額,還有一項相當令人振奮的研究結果,那就是:因婦女保障名額而當選的女性候選人,之後不需要再利用婦女保障名額也能取得連任。也就是說
只要取得第一次機會,她們並不輸給其他男性候選人。
而在最後的問答時間,苗博雅議員也提供一個非常實際的觀念與作法,告訴我們
作為選民能如何有效影響自己所在區域的民代。
▌不要想一步到位或扭轉反對方的立場,中立、不表態就是成功;不要忘了給予支持方鼓勵。#
任何一位政治工作者都有選票考量,因此最能影響民代立場的方式,當然就是
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訴他們反對我們所認同的議題,將會失去多少選票;不過我們的目標並不在完全改變他們的立場,因為僅僅讓反對的民代轉為不表態,便已足以影響結果。
此外,還有一點相當重要的是,也
不要忘了肯定支持的民代們,給予他們實質的回饋(如感謝信)不僅可以
讓他們更加堅定立場,也能成為他們在面對其他選民質疑時,最有力的後盾。
▲講座正式開始前的彩虹風車彩繪活動
▲矢巴萊原民小舖店主謝建宇(寶哥)也在講座開始前,和我們分享他參與原住民土地權益運動的經驗。
下一個活動
【同志日常・日常同志】-愛轉來平權書展/掀冊店場,將在明日募資結束後,於
苑裡掀海風所成立的
掀冊店(苑裡鎮新興路 35 巷 22 弄 32 號)登場,歡迎到現場看書、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