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0323 平權系列座談【苗栗記憶與我們的家】@苗栗市日榮本屋
昨天的座談我們邀請到同樣出身苗栗的 Jovi 和 Mindy,帶著她們的小孩苗,來和我們分享她們和家鄉的連結,以及苗出生後的家庭生活。
即便 Jovi 在開始之前,已預告這次要分享的內容並不全然是溫暖、和諧的,在聽 Jovi 描述自三歲起便遭遇父親家暴的成長過程時,還是不免為 Jovi 無端承受那樣的痛苦感到憤怒和難過。
從 Jovi 的親身經歷中,我們也可以再次印證,能不能養育一個孩子,永遠和單雙親、隔代教養或家長的性別組成無關,重要的是能夠給予孩子多少的關心、支持和愛。
接下來 Jovi 和我們分享了同志家庭在準備孕育新生命,以及養育過程中會面臨到的困難。首先非常實際的是當小朋友需要進行醫療行為時,對親屬的判定會影響到簽署同意文件,甚至是探視的權利,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極力爭取法律將同志伴侶、家庭納入保障範圍的原因。
在教養方面,Jovi 和 Mindy 給予苗相當大的自主性,她們都認為應培養苗獨立思考的能力,相信孩子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回應;除此之外,為了讓苗能夠在友善的環境下長大,她們也會爭取向苗的同學們介紹同志家庭的機會,讓「兩個媽媽」這樣對現階段的小朋友來說,較無法想像的情況,透過親自現身對談、互動,變得容易理解和平常。
▌年僅六歲的苗在被媽媽問到愛慕對象時,是這樣跟媽媽說她對性向的想法:「我只是喜歡佑佑這個人,我不是喜歡男生。」
▲
「我真的很希望這一句話可以讓所有的家長都知道,你們有沒有辦法接住自己的孩子、別人的孩子,單純地喜歡這個人的權利,而不是喜歡他的性別。」Jovi 深受女兒清晰又直覺的想法所感動,如是說。
很開心看到這次的講座不僅有許多不同年齡層的朋友參加,更有家長和孩子一同前來聽講,不論是否生養小孩,我們都在為下一代建立友善社會環境的路上一起努力。